的观点,西方观众通过弹幕了解中国观众的想法,这种实时的互动,不就是跨越文化和语言障碍的最好证明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其实,在电影筹备阶段,我们就考虑过,如何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理解故事。
我们做过很多调研,也咨询过不同国家的文化学者,最终确定了‘全球合作’的核心主题。
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共通的情感和主题,才能真正连接不同的人群。
今天这些弹幕,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中国观众还是西方观众,大家都在关注‘文化是否应该对立’这个问题,都在期待更平等的文化交流。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印证’,而是所有观众的共识。”
杰克的喉咙动了动,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合适的角度。
他看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弹幕,听着张辰温和却坚定的话语,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以往坚信的“西方文化主导”的观念,似乎正在被打破。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抛出最后一个“重磅”问题:“张导,我们不得不承认,《环太平洋 2》的热度很高,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预售数据非常亮眼。”
“有人担心,中国电影的崛起,会对好莱坞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甚至会改变全球电影产业的格局。”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你认为,中国电影的崛起,是对好莱坞的‘挑战’吗?”
这个问题直击核心——在好莱坞看来,全球电影市场的份额是有限的,中国电影的崛起,必然意味着好莱坞的利益受损。
杰克期待着张辰会回避这个问题,或者用“合作”之类的套话来敷衍,但张辰的反应,却再次超出了他的预期。
张辰拿起桌上的链锯模型,手指轻轻拂过金属外壳上的纹路,然后用力拉了一下启动绳——“咔哒”一声清脆的拉火声在演播室里响起,虽然没有实际的动力,但那声音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
他放下模型,看着杰克,眼神里充满了真诚:“杰克,我不认为‘崛起’就意味着‘挑战’,更不认为全球电影产业是一个‘零和游戏’。”
“好莱坞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创造了无数经典的电影作品,也建立了成熟的产业体系,这些都是值得中国电影学习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只能跟在好莱坞后面走,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创新,有自己的故事。”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加郑重:“电影是全球的艺术形式,它不应该被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垄断’。
中国电影的崛起,不是为了‘取代’好莱坞,而是为了让全球电影产业更加多元化。
就像《环太平洋 2》里,不同国家的机甲各有优势,联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
全球电影产业也是一样,好莱坞有它的商业大片优势,中国电影有它的文化底蕴,印度电影有它的歌舞特色,这些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共同构成了全球电影的丰富性。
如果只有一种声音,一种风格,那才是电影产业的悲哀。
我希望看到的是,中国电影和好莱坞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
比如,我们可以和好莱坞的团队合作开发特效技术,也可以把中国的故事用好莱坞的叙事方式呈现给全球观众,好莱坞也可以从中国文化里汲取灵感,创作出更有全球共鸣的作品。
这种合作,不是谁‘主导’谁,而是平等的、互利的。
毕竟,电影的最终目的,是给观众带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