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琨了。
这一幕不知道羡煞多少人,所有人都知道,曹炳琨和张辰宁昊相识于微末,三人是好兄弟,要不然,凭什么那么多好剧的男一号任曹炳琨随便挑。
宁昊这时候则是看向刘江:“刘导,我的车在门口呢,后备箱里我给剧组带了些水果,劳烦你派人去抬一下~”
“没问题。”
刘江立马将车钥匙扔给助理去处理此事,同时很上道的大声宣布:“张导,宁导来探班,给大家带了水果,大家休息二十分钟~”
人群立马传来一阵欢呼。
几人坐在一边聊天:“怎么,听说你现在都不接谍战剧了?”
老曹哈哈一笑:“拍够了,来来回回就那么些东西,想换点别的演,所以这次就挑了抗战剧。”
“抗战剧可不容易出名,近几年,出名的只有一部《亮剑》。”
“那可未必~”
谁知道老曹却有不同意见:“你可能没看过《雪豹》的剧本,这部戏写的特有意思,我仔细研究过剧本,感觉周卫国这个角色的设定就好像古代的侠客似得……”
宁昊愕然,他没看过剧本,但张辰是知道《雪豹》的故事的,曹炳琨说的还真没错。
周卫国这个人物就是按照武侠人物里的大侠塑造的。
大侠一般什么设置?
武功高强,头脑精明,长得还帅,运气又奇好~
周卫国就差不多是这样的。
出身好,富二代,个人技能也很出色:
枪法精准,百步穿杨,语言方面日语德语全部精通,各类军事指挥技能点满,完全就是一身主角配置,就等着天降大任了。
剧情方面也是屡立奇功,不管多糟糕的环境都能力挽狂澜。
到最后结尾,周卫国说他准备退役,继续学业,这不就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吗?
太洒脱了。
这么说吧,《雪豹》如果不是抗战片,做成武侠片,套用这个剧情照样毫无违和感。
老曹还在兴致勃勃的诉说,宁昊先忍不住了:“老曹,你不觉得你们这戏太夸张了吗。
周卫国断了一条胳膊,单手拿步枪还能这么精准,连鬼子的帽子都能打飞,这身手可比没受伤的时候还厉害。”
旁边刘江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尴尬地搓了搓手:“宁导,我们这不是为了突出主角的英勇嘛,抗日剧就得有这种热血的场面,观众就喜欢看这个。”
“喜欢看也得讲点逻辑吧?”宁昊放下手里的水果,走到监视器前,指着刚才拍摄的画面,“你看,周卫国断的是左臂,虽然主要发力的是右臂,但单手举步枪本身就需要极强的平衡感和臂力,更别说还要精准命中移动目标的帽子。
现实里,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断了一条胳膊后,也很难做到这种程度。而且鬼子的反应也太刻意了,帽子飞出去的轨迹和角度,一看就是提前设计好的特效,一点真实感都没有。”
刘江的脸色更红了,辩解道:“宁导,您是知道的,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要是戏里没点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很难吸引观众。这种‘神操作’虽然有点夸张,但能让观众记住主角,提高收视率啊。”
张辰其实很理解宁昊,他俩都是拍电影的,拍电影的都得讲究逻辑,见不得这个,这个太假了。
断臂,单手拿步枪,还能一枪打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