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还好点,最起码两个人都会说西班牙语,都在西甲踢球,曾经在场上交手过,多少了解一些彼此的特点。
皮萨诺的英语还好点,卡贝拉的英语水平仅限于简单的听,说的话只能用西班牙语。
而伊萨拉之前在法甲踢球,除了母语法语之外,英语词汇量相当贫瘠。
这也是他们之前在场上表现不够默契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交流,没有沟通,他们三个人组成的中场怎么运转良好流畅?
而现在,经过一场艰难的比赛,他们初步培养出了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情”,再加上可能大家的语言学习都收到了阶段性效果……总之在训练和对抗赛中,他们会经常呼喊提醒对方。
比如伊萨拉要上去的时候,就会呼喊提醒皮萨诺或者是卡贝拉。
同样的,当皮萨诺落回到后腰位置上时,他就会告诉伊萨拉,他可以前插。
除了这种简单的交流之外,三个人在更衣室里也逐渐开始用简单的英语词汇进行更深入的沟通。
这里面英语相对来说最好的伦佐·皮萨诺就担当起了翻译的重任。
当然了,感谢发达的AI技术,实在搞不定的时候他们会用手机上的翻译软件来帮忙。
其实说白了,语言是否相通只是借口,真正还是他们得发自内心的愿意靠近彼此、了解彼此。
而和克莱顿竞技的那场比赛,给他们彼此“破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最起码在互相交流的时候,他们可以用那场比赛做“引子”:
“伦佐你那给王的那脚长传球真是精彩绝伦!”
“那也要感谢你之前精准的预判和果断铲截啊,伦尼!”
“唉,你们两个都在那场比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却只能在场下当个观众……”
“不用沮丧,塞尔吉。我了解你的能力,你在巴斯克竞技的时候可没少给马德里FC制造麻烦,我相信你很快就会在这里展现出你实力的。”
“没错,你的脚下技术真是让我佩服,有些球我都没看明白,你怎么就从人堆里带出来了……”
……
就这样话题打开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聊,甚至他们三个人还在一起约了顿饭……
正如某句歌词里所唱的那样: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有些事情,就是得趁热做。
趁着人心里那股热乎劲还没有冷却之前做,效果最好,事半功倍。
这就是所谓的“契机”,和情侣约会去看恐怖电影、逛鬼屋一个道理。
※※※
“哎哟,有记者拍到了皮萨诺、伊萨拉和卡贝拉三家人在一起吃晚饭的画面……”
正在低头刷手机的刘忠突然说道。
坐在他对面等餐的郭学全点点头:“我也刷到了。”
刘忠猜测道:“我记得前两场比赛之后,网上不是有关于泰恩中场三人组关系不和的传言吗?应该是故意曝光给媒体们看的,以证明他们三个完全没问题吧?”
“多少有点这个意思在里面。”郭学全肯定了刘忠的猜测:“毕竟有些话是越传越离谱,如果不表态只怕真的会影响到接下来的比赛。我感觉这样的方式其实很好,不是很刻意,又让大家都知道了三个人其实没什么毛病——毕竟如果就他们三个人吃饭,还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