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场。
中国队的352当然不是无敌的,这世界上也没有哪种阵型、战术是无敌的,那些能够拿到冠军、胜利的球队所采用的战术也不见得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大答案”,而是最适合自己球队球员的特点和能力。
“其实朝鲜可以不用收得那么深,他们可以把高位逼抢改成中场紧逼嘛。换成442或者424……”蔡伯康说道。
何振勇吐槽道:“你以为崔永锡不想啊?但他的朝鲜一直打的都是433的高位逼抢,让他们临时换战术,那不是和我们上半场一样了嘛?到时候搞不好给我们的机会更多……现在崔永锡的选择是对的,最起码要争取别继续丢球了。”
※※※
如果只看下半场前十五分钟的话,朝鲜队确实是稳住了,没有继续丢球。
崔永锡在中场休息时对球队的调整是有效果的。
但可惜的是,足球比赛的每个半场是四十五分钟,而不是十五分钟……要不然朝鲜就可以只输两个球了。
下半场开始之后第十五分钟,全场比赛第六十分钟,苏巨在禁区外突施冷箭,射出一脚质量非常高的远射,被朝鲜门将朴正男奋力扑出。
中国队获得了一个角球。
正是利用这个角球,冯启元在门前头球破门。
“冯启元!!好球!!3:0!!中国队扩大了领先优势!这场比赛已经基本上没悬念了!”骆锦兴奋地高呼。
这可不是他乱立FLAG,而是看了下半场这十五分钟比赛之后,他的真心感想。
和上半场那个被朝鲜队抢的完全配合不起来的狼狈样不同,下半场朝鲜队收缩防守,将球场大量空间让给中国队,中国球员们正好用眼前的对手磨练他们的新战术,各种穿插传跑,就和训练中一模一样。
这十五分钟无论是控球数据,还是场面,都是中国队全面占优。
最后冯启元这个进球就是这个优势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骆锦相信,就算没有冯启元的头球,中国队也能够取得进球。
因为中国队已经快把朝鲜的三层防线压缩到极限了,朝鲜是抵抗不了多久的。
不是冯启元,也会是王烈、池震、傅晓峰……或者其他什么人来完成进球。
秦桉这个边翼卫都在禁区里获得了一次射门机会。要知道在原来的战术里,秦桉打的是右后卫,他虽然进攻能力很强,可他毕竟也是个后卫,还是得以防守为重,参与国家队进攻的主要方式其实就是边路套上的传中。
而现在他经常出现在朝鲜的禁区里。
那脚射门只是他参与进攻的一种方式而已,却不是全部。
场面上完全占优,数据上遥遥领先,比分上三球优势,还有一个兜底的王烈在,骆锦真想不到这场比赛中国队会怎么输。
而国家队主教练何振勇似乎也和他的想法一样。
在冯启元进球的几分钟后,他就做出了本场比赛中国队的首次换人。
他用中锋谭兴昌换下了前腰傅晓峰。
让王烈和池震往回撤一点,谭兴昌则顶在最前面,中国队的场上阵型从352变成了3241。
王烈和池震看起来离球门更远了,但由于多了一个中锋当进攻桥头堡,中国队的进攻威胁并不会因为两个人距离球门远了而减弱。
这也是新战术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