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尘归尘
仿佛当年张海客带着族人离开族地的样子重演。
在一个风月停休的日子里,天地皆白。
张起灵再次履行他起灵人的责任,再次回到广西。
这一次他们会直接到海参威港,然后走水路去广西,再走陆路进入深山。
张海楼则跟着张起灵一起南下,张千军留下来帮张海桐处理北部档案馆的事。
倒不是偏心,只是相对来说,整理庶务这些事张千军更适合一些。
张海楼不一定坐得住。
自从张海桐的身份地位生巨大转变后,他对族内事务的话语权瞬间暴涨。
可以说是从马里亚纳海沟涨到珠穆朗玛峰的夸张程度。
权力不会出现真空,权力只会转移。
在张海桐两辈子人生中,他都没做过领导者和管理者。
他实在不像个可以当领导的人,何况管理一个巨大的机构和一个巨大的家族。
这次职位调动并非来自于香港,而是来自于张起灵。
小哥很少关心族内事务,他做的许多事除了一些族长必须进行的责任以外,大多关于他自己。
或者说那些也不是他自己的事,更像是某种强加的使命。
他主动行使族长权力的次数寥寥无几,几乎没有。
张海桐坐镇北部档案馆,是他不多的主动里的其中一次。
……
张瑞山留下来的副手名叫张胜安,年纪很大了,比张胜晴和张瑞山还大一些。
虽然脸很年轻,但眼睛很老很老,老到张千军一眼就看出来他年纪很大的程度。
岁月的伤痕因为时间的沉淀,将衰老加倍刻进他的眼睛。
除了皮囊的年轻,他早已老的不成样子。
张胜安出生的时间距今已经过去快两百年,而他也是胜字辈最后几个人之一。
在张胜安还年轻的那段时间里,不知道出了什么变故,导致他手筋脚筋全部被挑断。
此后一百多年的时光,他再没出过张家老宅的大门。
当年张瑞山安排张海客南下时,曾经问过张胜安要不要跟着他们一起。
张胜安笑着问:“我这样的人还能走去哪里呢?现在帮你抱几本书都吃力,还要出远门,说不定真就走在你前面了。”
张瑞山跟着笑了两声。
像是被他逗笑了,又像是落寞。
张胜安问:“胜晴走吗?”
张瑞山摇头。
“他说他走了,你就真成残废了。
所以干脆也不走,说你离了他不行的。”
“他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这些对话仿佛还停留在昨日。
张胜安站在门边,双手拢在袖中。
眼看队伍越来越远,消失在远处的山林之中,他看了很久很久,直到什么也没有,直到双腿疼痛。
张海桐陪着他站了很久。
直到院子里开始点灯,他说:“回去吧。”
张胜安点头。
他的动作很慢,年老与年轻的样子如此矛盾,却在他身上格外融洽。
这座宅子比张胜安老,似乎又比张胜安年轻。
……
张千军怕冷,所以没有跟着出去。
当张海桐和张胜安浑身寒气进来,他已经在灵堂里坐了很久,念了半部度经。
哪怕这里的棺材已经全部清走。
他也没想到来了东北还能干上老本行。
本家不太信宗教,他们的习俗更像是从古老的巫文化里野蛮生长而来,非常独特。
在小哥等人准备送葬的日子里,张千军对本家各种独特的习俗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
张瑞山等人没有铁水封棺,张家人做了其他的机关设置,能够保证他们安全到达目的地,尽量以正常人下葬时装棺的样子进入张家古楼。
因此张千军这几天没事就来念念经。
本家的人更加沉默,却格外好说话。
他们没有阻止张千军的行为,甚至在他念经时会端上热茶。
那些茶总是热的,从没放凉过。
哪怕他喝不来茶,也能感觉到这些都是好茶叶。
很难形容这种沉默的关心。
当时的他望着满屋子的棺材,竟觉怅惘。
命啊。
……
张海桐问张千军:“还要念吗?这里已经没有死人了。”
本家大宅存储的所有的棺材在迁移去广西的时候就陆陆续续搬走了,最近的那十几个也全部带走,除非后面还有死伤,不然这里恐怕不会有棺材了。
他问这个小孩,不过是出于善意的询问。
如果他还要继续,张海桐也不会阻止。
就像大人看小孩的玩闹一样,虽然大家都知道没用,但不会阻止。
那是人家的心意。
“念完最后一遍,就不念了。”
张千军说:“他们刚刚走出家门,有人在后面帮他们念一下,去路才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