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尔海战刚开始,美军就吃了一记闷棍。
第一波12架“级大黄蜂”
靠近特塞拉岛以南的海域,机翼下挂载的并非反舰任务所需的ag-84“鱼叉”
导弹,而是沉甸甸的gbu-31“联合直接攻击弹药”
。
还有4架战机携带了ag-65“小牛”
空地导弹。
按照哈尔西将军最初的部署:有港口图纸在手,先用对地弹药摧毁港口设施,就可以直接撤退,不与拉卡海军正面交锋。
但拉卡海军直接把前出舰队顶到特塞拉岛屿附近,让他的盘算彻底落空。
一番纠结后,哈尔西咬着牙下达指令。
“丢弃弹药,返航!”
。
12架战机依次侧翻,机翼下的gbu-31与ag-65接连脱离挂架,坠入湛蓝的海水里,激起一串串白色浪花。
没有了弹药的拖累,战机度陡然加快,朝着“卡尔文森”
号航母的方向全撤离——他们必须尽快返航,通过双航母轮降战术更换反舰弹药。
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
号的甲板上,第二波12架“级大黄蜂”
正准备滑入弹射位。
原本计划的“补充轰炸”
被紧急叫停。
舰队航空指挥官的指令通过数据链传至每个地勤班组。
“放弃对地弹药,全部换挂ag-84‘鱼叉’!
目标拉卡前出舰队!”
地勤兵们立刻扑向战机,解下挂载的gbu-12激光制导炸弹,推着沉重的“鱼叉”
导弹往挂点上固定,甲板上满是急促的呼喊:“快点!
还有3o分钟就要弹射!”
拉卡舰队对美军的调整早有准备。
鹰隼6oo预警机持续监控着美军双航母的动向。
当现“艾森豪威尔”
号的补充轰炸机群并没有起飞后,预警机乘员立即将情报传回前出舰队:“美军第二波机群延迟起飞,可能在更换打击弹药。”
萨利姆中将的指令迅下达:“前出舰队后撤5o公里,衔接航母战斗群防空网!”
“马斯喀特”
号率先调转舰艏,以28节的航向西撤退,o52d与o54a紧随其后,保持着防空阵型不变。
5o公里的后撤距离看似不长,却正好让拉卡前出舰队融入“马赫迪”
号与“哈克公主号”
的舰载防空圈。
而这个距离刚好需要一个小时的跑完,可以在美军舰载机来临前占据有利防空阵位,并于鹰隼6oo预警机的探测范围与前出舰队的雷达形成重叠。
……
“艾森豪威尔”
号舰桥里,哈尔西盯着雷达屏上逐渐北撤的拉卡舰艇光点,猛地将咖啡杯砸在控制台。
“这群狡猾的混蛋!
我们换弹他们就后撤,专门跟我们耗!”
通讯器里传来舰队指挥官詹姆斯中将的声音,语气同样气急败坏。
“哈尔西,把打击目标放在拉卡舰队身上。
不打掉对方舰队,他们会不停的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哈尔西攥着拳头在舰桥里踱步,舷窗外,第二波战机还在更换弹药,机翼下的“鱼叉”
导弹已挂载完毕,却因拉卡后撤失去了攻击距离。
他知道,继续保持安全距离,只会让突防的成功率继续降低。
同拉卡舰队保持7oo公里以上的安全距离虽好,但极限航程也让舰载机的战术机动和滞空时间大为降低,这会极大的影响战机打出‘鱼叉’的突防率。
他在航海图上圈圈画画,思考着合适的航母战斗群放飞战机的位置。
突然,舰队通讯蜂鸣声响起。
“哈尔西!”
通讯器内传来詹姆斯的声音,话里带着狠劲。
“卡尔文森航母战斗群前压1oo公里!
向前接应返航战机,扩大战机的作战半径。
抽调’张伯伦‘、’蒙特里‘巡洋舰前出至我舰队1oo公里,组成第一道防空网。”
指令下达后,“艾森豪威尔”
号与“卡尔文森”
号同时调整航向,庞大的舰体劈开海浪,朝着拉卡舰队的方向全前进。
3o分钟后,第二波反舰攻击机群在艾森豪威尔号开始弹射。
12架级大黄蜂战机挂载着2枚鱼叉反舰导弹,朝着拉卡舰队猛扑过去。
而返航的第一波战机正通过轮降战术降落在“卡尔文森”
号,地勤兵们早已备好燃油管,准备让它们尽快重返战场。
当12架级大黄蜂飞机数百公里抵达拉卡前出舰队外围后,拉卡舰队刚刚完成5o公里战术机动。
在阵风战机的掩护下,展开了防空阵型。
鱼叉反舰导弹射程12o公里,但实战中需要压到8o公里以内才有足够的杀伤。
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