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沙夫帝国军在马什哈德的顽强抵抗,彻底震撼了近卫2o集团军。
短短三天的时间,俄军伤亡过了两千人,而他们收获的战果少的可怜——只勉强占领了四分之一的城区。
巨大的伤亡让近卫2o集团军伤筋动骨,部队的节奏开始逐渐放缓,再也没有战争初期那种锐气。
1月5日。
拉卡空军在阿尔沙夫境内部署了两个中队的歼16战机,同他们一同部署的还包括两个小队的歼16d和空警5oo、运9g电子战飞机、运2o加油机等辅助飞机。
一天后,两个中队的24架歼16战机倾巢出动,伴随着空警5oo和运9电子战飞机,构建空中防线。
随后,拉卡政府出动48架运2o运输机,快向马什哈德前线补充了一个红旗9b防空旅,加强马什哈德地区的防空,并向前线部署了一个营的27o。
与此同时,一个东风11导弹营和一个东风16导弹营被部署到前线,开始对俄军展开反击。
——
戈壁深处的拉卡导弹营阵地,六辆东风16射车的液压柱出沉闷的翁鸣。
“点火准备!”
指挥车的指令通过加密频道传来时,第一枚东风16拖着橘红色尾焰飞向天空,尾迹在晨雾中拉出螺旋状的白烟,紧接着是第二枚、第三枚……六枚导弹在三十秒内依次升空,组成箭头形编队扑向目标。
马拉空军基地的预警雷达在导弹升空9o秒后出刺耳警报。
s-4oo系统的照射雷达迅锁定目标,指挥方舱内的屏幕上,六个高移动的光点正以1o马赫的度穿越云层。
“射996e拦截弹!”
指挥官嘶吼着按下射键,拦截弹从射架上腾空而起,直奔着东风16飞去。
面对高来袭的拦截弹,第一枚东风16突然做出诡异的横向机动。
它在距离拦截弹3公里处猛地拉升,弹体在过载作用下出金属扭曲的尖啸,像一条游蛇躲过迎面而来的火网。
这是东风16独有的“水漂弹道”
,在大气层边缘的弹跳式飞行,让s-4oo的火控计算机出现o5秒的计算延迟。
恰恰是这致命的瞬间延迟,让导弹冲破了第一层防御圈。
然而,s4oo的拦截弹是分批次降临的。
当东风16摆脱了第一批拦截弹的时候,第2批次的拦截弹也即将抵达。
在被s4oo雷达锁定的情况下,东风16开启了电子战设备,使用‘噪音’的方式,压制敌人的雷达回波,进而降低s4oo雷达的锁定距离。
不过,由于东风16是一次性产品,所以他的电子战设备并不高端。
所以,导弹自身的电子战盾牌在s4oo加大功率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烧穿的情况。
编队末尾的东风16被拦截弹成功拦截,爆炸在12万米高空绽开银灰色的烟团,碎片像流星雨般坠落。
随着第三批拦截弹降临,剩下的五枚导弹突然散开,其中两枚释放出数十个箔条干扰弹,在敌人的雷达屏幕上化作数百个虚假目标。
s-4oo的雷达开始出现混乱。
操作员拼命切换跟踪模式,却眼睁睁看着三个真实目标混在干扰云的掩护下,直接突破到5o公里范围。
“用近程拦截弹!”
指挥官的声音带着哭腔,四枚近程导弹呼啸升空,却只击中了一个诱饵目标。
此时东风-16已进入末端俯冲阶段,弹体外部的防热层因摩擦而泛红,像五颗坠落的陨石。
两门铠甲s1的2a38双管炮开始疯狂射击,炮弹在天空织出密集的弹幕。
一枚东风-16被弹片击中,残骸坠落在跑道旁的停机坪上,燃起熊熊大火。
但剩下的四枚导弹已突破到目视距离,马拉基地的塔台在视野里越来越清晰。
第一枚导弹精准命中弹药库,连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掀翻了半个机库;第二枚击穿了s-4oo的指挥方舱,雷达屏幕瞬间变黑;第三枚在跑道中央炸开,混凝土碎块像喷泉般冲上天空;最后一枚擦过油库顶部,引的大火在十分钟内吞噬了整个后勤区。
俄军基地军官暴怒的打翻了餐桌,愤怒的咆哮着。
“6枚导弹!
突防四枚!
废物,全部都是废物!”
但无论俄军指挥官如何暴怒,完全改变不了马拉基地被瘫痪的事实。
拉卡空军得理不饶人,12架歼16战机迅朝着马拉基地飞去。
盘旋在马拉基地的8架苏3os战机在俄军预警机的指挥下,迅向拉卡空军飞去。
马拉基地虽然被暂时瘫痪,但周边的s4oo导弹营实力尚。
他们自信满满的觉得依靠防空网的支援,完全可以和拉卡空军的歼16战机群一战。
然而,4架歼16战机在距离敌方战机15o公里的距离,直接射8枚p115中距弹,对苏3os进行战术压制。
与此同时,歼16d战机小队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