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尤其是1843年出版的一本名为《1839年的俄国》的书更是让他的父亲格外的恼怒。
简单来说,在1839年的时候,第三厅的首脑本肯多夫想出了一个改变公众看法的点子,差不多就是第三厅驻扎在巴黎的间谍报告说,巴黎的一位著名作家库斯廷侯爵希望到俄国旅行并写一些相关的文章。
由于这位很有影响的作家支持绝对专制,本肯多夫便认为可以邀请对方过来,并且说:“他的书将改变欧洲人不公平的看法。”
尼古拉喜欢本肯多夫的这个主意,以至于邀请和款待这位侯爵的同时,尼古拉甚至同意接见他。
由于这位库斯廷侯爵是个同性恋,所以他喜欢尼古拉的相貌,认为阳刚的尼古拉是欧洲最英俊的君王,但是很遗憾,库斯廷侯爵主张的是开明专制,而俄国的专制程度甚至让库斯廷这个专制主义者都大为震惊。
总之库斯廷侯爵在他的书中毫不客气地写道:“很多国家都有奴隶,但是要看到如此多的宫廷奴隶,你就得去俄国。”“在那里什么都受到压抑,因恐惧而畏缩不前,一切都是阴森的、安静的,一切都盲从于看不到的大棒。”.
并且他认为俄国是靠恐怖、奴隶制、谎言、第三厅、教会以及专制维系在一起,并且预测道:“不出五十年,俄国就会爆发革命。”
而当满怀期待的尼古拉读完这本书后,便马上把它扔到地上:“这是我的错!我为什么要跟这个流氓交谈!”
在这种情况下,尼古拉一世再次阅读大量的欧洲报纸的事情自然非常的不可思议,而对自己父亲的这一行为,年轻的亚历山大倒是也能理解,毕竟谁又能想到有一天竟然能在巴黎的报纸上,看到充斥着对俄国人的赞美的消息?!
就算这个人是用法语作品在法国成名,就算巴黎的报纸要么在极力抹去他俄国人的身份,要么在极力用俄国人的身份来抹黑他.
但这一切都不能改变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那便是他在巴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这个人毋庸置疑的是一位俄国人!俄国人!
倘若夸张一点说的话,就在这几个月,巴黎的报纸上称赞那位名为米哈伊尔的青年的文章,简直都要比称赞尼古拉一世这位沙皇本人的文章还要多了!
俄国的文化界有出现过这样的人物吗?
即便贵为皇储,亚历山大依旧只能表示闻所未闻
另外真要说的话,其实此前亚历山大就听到了一些这方面的消息,不过由于他那段时间正忙于政务,而传闻中那位作家又是个平民,因此亚历山大并未过多关注这件事。
在这一块,想必他的父亲也是一样的。
毫无疑问,那位据说是平民的作家在法国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是一切转折点的开始。
最开始的时候或许还受限于各种消息的传播速度以及人们心中的将信将疑,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又一个听起来不可思议却并非作假的消息便接二连三地流进了俄国,先是在俄国的文化界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接着便一层层地向上传去。
事到如今,这些消息终于是传到了罗曼诺夫家族这里,但是说真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和亚历山大的震惊与诧异并不比任何一个俄国人少。
即便对他们而言,这种事情似乎也是头一次.
而在确定这些消息无误后,那么无论是亚历山大还是他的父亲尼古拉一世,这些天无疑都在通过一些途径了解一些东西、看一些东西、思考一些东西,并且开始考虑接下来应当如何安排那位单枪匹马冲进巴黎的平民作家。
当年轻的亚历山大思考着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在不知不觉间也已经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在他敲门之后,一个熟悉的威严、具有一种莫名的压迫感的声音也很快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