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晓。
夜幕降临,沙漠温度骤降。
女兵们围坐在篝火旁,贪婪地吮吸着限量配给的水。
没有人说话,每个人都精疲力竭,连抱怨的力气都没有了。
林川的身影出现在火光边缘:“今天只是开始。明天,你们将学习如何在沙漠中寻找水源。”
他扔下一捆奇怪的植物:“这是沙漠梭梭,它的根部可以挖出水分。明天,你们要靠这个活下来。”
女兵们面面相觑,但眼神中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麻木的坚毅——她们开始适应这种地狱般的训练了。
第二天清晨,训练科目变成了“沙漠生存”。
女兵们两人一组,只配备一把军刀和一个空水壶,被分散投放到方圆十公里的沙漠中。
“记住,”林川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来,“在沙漠中,水源比食物重要一百倍。
找到水源,你们就能活下来。”
林晓晓和王雨晴蹲在一株梭梭旁,按照昨晚学到的知识,小心翼翼地挖开根部周围的沙子。
随着坑越挖越深,沙子逐渐变得潮湿。
“有了!”王雨晴兴奋地叫道。
她用军刀割下一块树根,用力挤压,几滴浑浊的液体滴入水壶。
“这点不够两个人喝。”林晓晓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我们再找找其他方法。”
她想起林川曾经教过的另一种取水方式——太阳能蒸馏。
两人找来几片宽大的植物叶片,在沙地上挖出一个浅坑,放入一些绿色植物,然后用叶片覆盖坑口,在中央放一块小石头。
理论上,阳光会使植物中的水分蒸发,在叶片下方凝结成水滴。
“这要等多久啊?”王雨晴眼巴巴地看着那个简陋的装置。
林晓晓摇摇头:“不知道,但我们得试试。”
正午时分,两人已经收集到大约100毫升的水——浑浊、苦涩,但足以救命。
她们小心地平分了这来之不易的液体,每一滴都像甘露般珍贵。
“晓晓,你看那边!”王雨晴突然指向远处的一片沙地,“是不是有反光?”
林晓晓眯起眼睛,确实看到了一点不寻常的闪光。
两人踉跄着走过去,发现竟然是一个小型地下泉眼!
泉水从岩石缝隙中渗出,在沙地上形成一个小小的水洼。
“是淡水!”王雨晴迫不及待地趴下去喝,却被林晓晓一把拉住。
“等等!可能有毒!”
她小心地观察泉水周围,发现有一些小动物的足迹,这意味着水源应该是安全的。
两人这才放心地畅饮起来,然后把水壶装满。
傍晚集合时,大部分女兵都找到了水源,但有两组人空手而归,已经出现了严重脱水症状。
林川没有责备她们,只是让医疗组进行救治,然后宣布了明天的训练内容。
“死亡行军。”他简短地说,“三十六小时不间断行进,全程五十公里,中途只有一次补水机会。”
女兵们沉默地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任务。
经过这些天的训练,她们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
在林川的训练中,恐惧和抱怨都是多余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咬牙坚持。
第三天黎明,行军开始了。
女兵们背着二十公斤的负重,在滚烫的沙地上艰难前行。
烈日当空,沙地温度很快攀升到六十度以上,热浪扭曲着远处的景象,仿佛海市蜃楼。
林晓晓的嘴唇已经干裂出血,但她机械地迈着步子,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前方队友的背影上。
这是她学到的技巧——在极限状态下,思考是一种奢侈,只会消耗宝贵的体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放空大脑,让身体本能地行动。
正午时分,队伍经过一片岩石区。林川示意大家休息十分钟,但禁止喝水。
“观察这片地形,”他指着周围的岩石,“在沙漠作战中,岩石区是最好的隐蔽点和伏击点。温度比沙地低,视野开阔,还能提供掩护。”
女兵们瘫坐在岩石阴影下,贪婪地享受着片刻的阴凉。
林晓晓注意到岩石表面有一些奇怪的痕迹,像是被利器划过的。
“这是战术标记,”林川注意到她的目光,“特种部队在沙漠中行进时,会留下只有自己人才能识别的记号。”
休息结束,队伍继续前进。
随着时间推移,高温和缺水开始侵蚀女兵们的意志。
李敏开始产生幻觉,对着空气说话;张婷的脚步越来越凌乱,像喝醉了酒一样左右摇晃。
夜幕降临,沙漠温度骤降。
女兵们冻得瑟瑟发抖,但行军没有停止。
林川要求她们在夜间保持静默,只用手势交流,学习如何在黑暗中辨别方向和保持队形。
“夜间是沙漠作战的最佳时机,”他低声解释,“温度适宜,能见度低,适合隐蔽行动。”
凌晨三点,王雨晴突然抓住林晓晓的手臂:“晓晓……你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