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文氏剖析东林党
屋里安静的可怕。
文氏静静的盯着自己的儿子。
“云儿,若从我的本心出发,我也认为黄宗羲是对的。天下的百姓过的太苦了,应该给予他们富足。但是,黄宗羲的理论成不了。你还记得娘说过,这个世界只论成败,不论对错吗”
“当然记得。”
“成功了,你就是对的,所有人都会说你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
蒋青云放声大笑。
“娘,人生短短数十年,确实只能以成败论对错。若是人活的再久些,譬如五百年一千年,人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是有对错的。”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成败是暂时的,对错才是永恒的。”
文氏被震撼到了。
“云儿,你想做圣人吗”
“不,我绝不做圣人。真圣人是没有好下场的,假圣人嘛,我又不想做。”
……
“那你想做对的事还是想做成功的事”
“都要!”
“这可能吗”
“娘,我如果能把错的事做成了,那我就一定能把对的事做成了,因为前者是从易到难,越来越困难。后者是从难到易,越来越容易。”
文氏沉默,她似乎听懂了,但不知道该说什么。
儿子的想法已经不是离经叛道能形容的了,而是要欺天、要逆天!
许久,她再次叹气。
“黄宗羲在浙东授课,你想过要和他当面探讨理论,或者拜他为师吗”
“或许不见面更好。”
“为什么”
“他是理论的提出者,我是他那套理论的实践者。他没有实践的能力,况且他若真成为我师,早晚会死在我的刀下。”
“为什么”
“娘,我不能说。”
许久之后
“娘,你会支持我吗”
“当然。不过,你别和你爹说这些疯话,他肯定以为你得了失心疯。”
……
文氏突然想起了什么,起身进屋,从箱子里取出一迭书信。
蒋青云接过。
落款分别是:常熟钱家、如皋冒家、无锡顾家、无锡高家、宜兴陈家、桐城方家、太仓张家、太仓吴家、余姚黄家等等
“他们不会都想把女儿嫁给我做妾吧咱家房子不够住。”
文氏被气笑了。
“云儿,你先拆开看看吧,他们字里行间就差骂你是癞蛤蟆了。”
蒋青云大怒,立马拆开逐个查看。
跳着看。
第一页全是没营养的废话,最后一页的倒数第二、第三段落才是有效信息。
“吾女不甚聪慧、也不貌美、亦不贤惠,恐与贤侄之绚烂前途不配。”
——无锡高家。
“然小女已诞两子,错失良配,惜哉、惜哉。”
——桐城方家。
“京城遥远苦寒,吾女体弱,恐不堪奔波之苦。吾等怜女,亦不能接受远嫁隔离之苦。”
——太仓张家。
真不愧是文人,态度坚决,语气委婉。
倘或自己文化造诣再浅点,还以为这帮人在夸自己呢。
……
当然,也有很不委婉的。
譬如如皋冒家,冒辟疆居然在信里破口大骂。
“倘若君实家贫,无镜以自观,或可撒尿成镜,以观尊荣。”
复社才子冒辟疆刚死了爱妾董小宛,大约是疯了。
所谓复社,也是源自东林党,可以简单理解为青春版东林党,迷你版东林党。
继续看信。
“奈何孙女年幼,老夫年迈,相依为命。若嫁,老夫当与孙女同嫁。且吾儿,吾媳皆死于抗清,文氏不惧乎”
——黄宗羲。
蒋青云看的怅然若失。
老黄能躲过清廷的刀锋,能善终,不简单呐。老黄肯定不适合做党魁,但绝对能够胜任理论架构总师。
“吾现将小女生辰八字随信附上,祈待天和,若成,实钱府之荣幸。”
——钱谦益。
一如既往的软蛋,混账。
全部信件阅读完毕,蒋青云心情怅然若失,竟是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被打击了。
……
“娘,你怎么看”
“我估计大约有三个原因,一,妾的身份低微,书香门第普遍介意。二,你刚弄死了南党党魁大学士陈名夏,东林党认为你是在故意羞辱他们。三,你的刀管不到江南。”
蒋青云完全认可,尤其是最后一点。
东林党人多是心思玲珑之辈,他们分得清什么时候安全,什么时候危险。
“此事暂缓吧。等你能够把手伸到江南再折腾他们不迟。不过,钱谦益这边”
“娘,我不想和此人走太近。”
“此人品德确实糟糕。”
“不止,我甚至怀疑他是清廷的鱼饵,专钓南方反清人士。”
“你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