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2012年11月22日早上11点20多分,IndieWire的首席影评人,常年活跃在推特,账号关注人数达到百万的埃里克·凯恩,在IndieWire的官网上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并转发到了推特上。
他特意带上了这时已经推特趋势榜排名第一的标签“#暮光之城奥斯卡”,再加上文章逻辑顺畅、言辞犀利,尤其是在此刻的某种氛围下,在某些群体看来格外解气,于是迅速登上热门,短时间内就引来了大量转发与评论。
在解释完 FYC广告的含义之后,埃里克·凯恩又在推文里继续写道:
“……看到这,你们应该能够想象当时我有多么生气。”
“在我看来,FYC广告本来是为那些真正的艺术电影、表演杰作准备的。
但《暮光之城》这么一部彻底依靠粉丝效应和票房奇迹的青春偶像片,也要来凑热闹?这就好比你带着一碗方便面去参加米其林餐厅的厨艺大赛。这简直就是对比赛的侮辱和亵渎。
它怎么敢的!
但是,我那个时候,也不得不承认,暮光之城的FYC广告的确做得不赖——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一张,在短短半天时间之后,它在推特上被转发得到处都是——没有制作团队的名字,没有获奖记录,甚至没有影评人推荐(事实上,这方面可能真的只是因为找不到),上面只有一个人像,和简单的两句话。
这让它看上去是那么的简单美观,与众不同。
而后,我盯着那句话看了许久:
‘When the saga falls silent, the Oscars must light the stage in its honor.’当传奇落幕无声,奥斯卡当为其点亮舞台。
这句话让我有所触动。
哪怕是再讨厌暮光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它的的确确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
你可以骂它,瞧不起它,贬低它,但是你不可能忽视它。
最关键的是,我们在这四年里,看到了它的进步。
它一年变得比一年好。
到了《暮光4破晓上》,我敢说,任何一个影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尤其是男主角爱德华。
从认识到这一点开始,我开始思考,正如广告语所言,在它即将完结的时候,它是否值得评委们抛下偏见,给它一个机会?
如果2003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约翰尼·德普能凭借一部奇幻冒险片里一个癫狂的船长,成为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候选人。十年后今天,为什么诺陈为什么不能因为一个倾倒众生的吸血鬼,走上奥斯卡的红毯?
十年前的茱莉亚·罗伯茨在奥斯卡舞台上,是这样介绍杰克·斯派洛船长的——一个无赖、一个盗贼,却又奇怪地迷人,他是一个传奇。
那么,类似的话又何尝不能套用在这里?奥斯卡,你觉得呢?”
就在埃里克·凯恩通过推特转发的折一条推文之下,爆发了各式各样的争议。
有赞同的,也是反对的,有鼓吹的,也有冷嘲热讽的,热闹非凡。
在这一天的推特上,#暮光之城奥斯卡这个词条下方,更是引起了3.6万条的相关讨论。
暮光之城和奥斯卡,这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被许许多多人一起提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