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聚集着衣衫褴褛的青年,还有许多光着身子的中年男性,甚至还有许多踮着脚看热闹的老人。
他们大多是占城人,也混着一些高棉人,不过他们看向阮福田的眼神都充满了希望,他们的手里都紧紧的捏着那张,早已变得皱巴巴的宣传单。
“各位兄弟!先看这海报!”
阮福田让助理把一幅巨大的海报拿出来。
海报上的男人穿着工装,坐在铺着白床单的床上,床头的书桌上摆着一台黑色收音机和好几本书籍,桌角放着三瓶可乐,背景墙上写着里昂矿工宿舍。
“这就是你们去法国住的地方!”
“到了法国,你们会有独立的房间,有单独的浴室和卫生间,而且每周有人来打扫,不用你们自己擦桌子、洗地板。”
阮福田紧接着让身边的助理拿出一个收音机,拧了下开关,里面立刻发出好听的声音。
“听见没?”
“这就是宿舍里的收音机!”
“你们下班后,可以躺在床上听音乐,这不比你们在码头做苦力、在建筑工地搬砖、在城里拉车、在田里插秧强多了?”
“还有,你们的宿舍楼下都种满了鲜花,你们每天上工,都可以闻着让你们身心愉悦的味道。”
“不像这里,一家老小都挤在小小的破木屋里,不是漏风漏雨,就是夏天热的根本不能住人,而且这里的气味还很恶心。”
有人大声问:“真的假的?”
“法国人会给我的住这么好的地方。”
“对啊!法国人会有这么好心?”
“以前法国人在琅琊可没少欺负我们!”
大家议论纷纷,作为法国殖民地的人民,在法国人的压榨下,生活过得很艰难。
阮福田立刻笑了:“绝对真的!”
“你们去过法国吗?”
“没有!”
“没有!”
……
“那不就是了!”
“你怎么知道,这不是真的。”阮福田原本有些减弱的声音,又大声起来。
“再说,你说的都是多少年的老黄历了。”
“现在法国不仅在南华招工,还在非洲招募大量黑人去法国工作呢。”
“有这么多人去法国,你们有什么担心的。”
“法国是什么国家,那可是世界列强。”
“他们在世界上有些大量殖民地…”
阮福田发现下面的人好像听不懂后,就用通俗的语言向大家说明。
“你们以前都见过法国人吧?”
“谁没见过啊!”
“对啊!不就是法国人嘛!”
“以前经常见到。”
下面的人纷纷说道,对于居住在琅琊(西贡),这个前法国在东印度“首都”的老百姓来说,见过法国人,可以说是他们值得的骄傲的地方。
“那不就是,你们见过的法国人有穷人吗?”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