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同时,农民也会因为种植粮食无利可图,未来会转向种植经济作物或者流入城市,会进一步加剧农村贫困和社会的动荡。”
“缅甸联邦政府就因为粮食问题,大米出口收入的锐减使政府财政陷入危机,无法支撑工业化投资。”
李崇文看着缅甸联邦政府的资料,越看越心惊,大米出口的崩溃与工业化的停滞导致缅甸联邦政府的失业率急剧飙升,加上内战的影响,缅甸联邦的民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此外,还有通货膨胀,缅甸联邦政府在1955年物价指数较1953年上涨80%,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贫困,引发了农民的抗议。
而且缅甸联邦政府的经济有些畸形发展的趋势,缅甸联邦政府现在的经济极度依赖鹰酱的援助,农业与工业发展滞后,预估今年的通货膨胀会更加严重。1955年物价指数大概会在1954年的基础上,再上涨30%。
缅甸联邦政府在1953年,提出振兴工业的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工业化,建立纺织、机械等轻工业与农业现代化,包括推广化肥、改良品种等,来实现经济多元化,摆脱对大米出口的依赖。
但计划实施仅一年便遭遇严重挫折,因为财政困难,缅甸联邦政府不得不削减工业投资,原计划在1955年投资1070万缅元,实际仅到位600万缅元,导致振兴计划中的纺织厂、机械厂等项目延期或停工。
即便鹰酱已经确定1955年对缅甸联邦政府提供1.75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鹰酱的顾问团是进行激进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缅甸农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的现实,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失衡。
李崇文看到缅甸联邦政府现在的局面,真的觉得他们打不赢民主阵线,要是鹰酱不亲自下场的话,兔子和毛熊获得印度洋的出海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阁下,缅甸联邦大米出口的崩溃的教训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缅甸联邦的经济高度依赖大米出口,占财政收入的50%以上。但是,1954-1955年全球大米价格暴跌,从1953年的60英镑/吨跌到30英镑/吨,导致缅甸的大米滞销。”
“在1954年,大米的滞销量达到180万吨。”
“鹰酱通过贸易化援助的方式,对缅甸联邦实行贸易与经济控制,向缅甸联邦政府倾销剩余农产品(如小麦、棉花)和工业产品,导致缅甸联邦的农业生产受到冲击(如大米产量下降),并逐渐依赖鹰酱的市场。”
“此外,鹰酱还控制了缅甸联邦政府的金融体系(如提供贷款、稳定汇率),进一步巩固了经济主导地位。”
李崇文说道:“这方面对南华共和国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南华共和国的农业结构与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是独一份的。”
南华共和国在南下安南(北越)的时候,就依赖于鹰酱提供您的廉价面粉,之后华人移民分到土地都种植着经济作物,还没来得及改种大米,朝鲜战争就爆发了。
南华共和国获得了鹰酱的大量军需订单,同时,国际上经济作物的价格也随之飙升。
这就导致南华国内的农业格局基本上,是私人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咖啡、蔗糖和橡胶),国营农场种植大米、大豆等可以保证粮食安全的农作物。
李崇文也明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南华不像日本、韩国那样没有实现粮食安全的条件。
凭借着南华共和国的两大平原,龙首原(红河平原)和洛河平原(湄公河平原),以及一年三熟的自然条件可以轻松实现这一目标,甚至还可以大量出口,赚取外汇。
只要能够维持住国营农场的局面,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李崇文觉得比起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