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办的。
更有甚者趁机互相勾结,陷害别家,打击竞争对手,更加肆无忌惮的兼并,简直胆大包天。
不过王言也对得起他们,全家都配到辽东搞建设了,女眷直接强配给军户,孩子送到福利院。
让他们全家都有去处。
总之王言是强力推行,下边的那些人也是挖空了心思的各种对抗。
同时王言也不浪费时间,直接宣布榷场成交要收税,运回到关内还要收税,在蓟辽、顺天府的范围内销售,又要收第三遍的清洁费,如此三道税下来,让他们赚的钱大大减少,但实际上也还是大大的赚。
毕竟也是分类目的,分用途的。
高端享受的是重税,补足大明缺损的自然就低税。
但这些人就是不愿意交税,多拿出一个铜板都是要他们的命……
再加上走私的各种渠道,随着王言的到来也在逐渐的收紧,变的越来越难,大家只能做正经生意,赚着相对少得多的钱。
断人财路的王言,自然就又开始遭到了袭杀。
真说起来,虽然在古代的副本中多多少少都得遭遇刺杀。
但是这一次的大明,却是尤其的多。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路线的不同。
在于他没有自己的势力。
好像大宋那般,真正开始得罪人的时候,他已经是有好大名声,许多拥趸的年轻大儒了,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可以调动的能量乎想象。
也好像在其他的古代副本,他从军,更是直接掌控着暴力机器,直接军政府搞独裁了,杀的简单又直接。
这一次的情况不同,封建帝制的权力在集中,官员的权力也在集中,虽然已经没有原来的门阀、豪强、氏族那么直接的凶猛,但是地主集团也是一样的操行。
王言又没有势力,只能靠着命硬,加上嘉靖的庇护,在规则的框架之内跟人斗。
也就只有他能干,换了别人坟都找不着了……
王言无所畏惧,顶着被袭杀身死的风险到处巡察,强硬的推行新政策,对地方大户,对腐朽的官僚,进行强力的打击。
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收拢倒向他的人,建立自己的势力。
这就是官大的好处,随着他的权力扩张,他也就渐渐的脱离了孤臣的范围。
毕竟他是上官,别人不投靠他,不给他溜须拍马,不跟着他的脚步走,那还怎么进步?
所以他俨然也是成了一个山头,成了一派政治势力,有着自己的政治诉求……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