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别马虎喽,这可都是出口创汇的东西。”
说话的,是王言的师傅,也是领导,叫张大全,六级木匠。
五十岁的年纪,人很清瘦,个子也不高,是一家人的顶梁柱。
“得嘞师傅,我这稳着呢,今天保证干完。”
王言应了声,便就利索的弄着工具,准备开工干活。
“我听说你认识不少人?”
张大全凑近了些,小声的问道。
“嗨,就邻居那些人嘛,您老也知道,我在家里也干点儿私活,给人打打家具,就这么认识的。”
“小子儿,跟我还没实话呢?咱们厂里那几个刺头,可全都让你打的哭爹喊娘。”
这么说王言就明白了:“我还以为什么呢,您老说那些小流氓呢?什么事儿啊,还得找他们?”
“我那二儿媳妇不是生了吗,想淘弄点儿奶粉。
我们一大家子都是老实人,没有你小子路子野,你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
“着急吗?”
“孩子饿的哇哇哭,能不急吗?”
“我说您老这两天怎么没什么心思呢。”
王言点了点头,转而说道,“要不弄点儿肉呢?老母鸡、鲫鱼都是催奶的,还有猪蹄儿能补补月子的亏空,师傅,孩子刚出生,还是吃奶好。
另外我还有个催奶的方子,可以试试。”
“方子?”
“信不过我?我爷爷那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神医,我妈身子虚,也是奶不多,生我的时候就用的这个方子。”
“真能行啊?”
“啧,我骗您干什么?”
王言啧了一声,“肉你肯定能找着,方子我给你写上,等中午您老就去抓药,今天喝药,吃猪蹄,明天喝鲫鱼汤,估计后天你家孩子就能喝饱了。”
说话间,王言就弄着纸笔,刷刷刷的写下了药方递过去。
“这是个通方,对产妇基本都能好使,就算不好使,肯定也有点儿药效。
如果不能完全挥出来,师傅,三天后我跟你走一趟,给你二儿媳妇号号脉。”
眼见张大全一脸的怀疑,王言好笑的说道,“肯定吃不死人,你去同仁堂抓药的时候问问大夫就知道了,这药没有附子,药性也不毒,就是三岁的孩子喝了撑死也就是上个火。”
嘴上没毛,办事儿不牢,再是信偏方,从十八岁的王言这里出去的,张大全有几分将信将疑也正常。
但王言都如此说了,他还能这么着?肯定也还是收好了药方,打算中午就跑去找大夫看看,这方子到底靠不靠谱。
这是一个小插曲,随后王言就开始干起了活。
做的并不是一般形制的普通沙,而是加入了明清的古家具形制,篆刻了各种的祥文,通体红木材质的高端沙。
甚至就连沙垫,也是有讲究的材料,十分舒适。
这是先前国家出口创汇而来,算是高端工艺品,给洋鬼子享受的。
不过因为当下时代原因,这也是他们这个家具厂做的最后一批出口产品了,以后会转作国内一般家具。
家具的生意,其实是不错的。
这时候流行三十六条腿,之后还有七十二条腿,就是桌椅板凳梳妆台什么的,属于是有要求的姑娘嫁人必须,还有这时候已经有苗头的三转一响之类的。
所以也不是这时候结婚简单,要求低,一样都得举债,只不过没有那么夸张……
也是因为结婚的必须,哪怕不是真的三十六条腿,总也得有个十条十二条的,家具厂之后的经营状况肯定还是可以的……
工作环境其实不太好,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人们都只能在这个大厂房里干活,但纵然如此,也不温暖,是一样的冷。
再加上油锯以及其他的各种噪音,还有大家扯着嗓子嘻嘻哈哈的闲聊,嗡嗡嗡的很是吵闹。
不过这时候也就这样了,不能挑剔更多。
王言专心的打磨着沙,他的手艺得到了张大全的夸奖,说他的进步度很快,看着已经不比他差了,简直是天生的木匠。
王言真是谢谢好师傅的夸奖……
如此忙活了一天,到了晚上,王言跟张大全说了一下明天上午不来的事情,便就蹬着自行车回了家去……
翌日一大早,李奎勇到了王言家里。
进门直奔暖气,手放在上面取暖,说道:“这冬天起来真是要命啊。
还得是你啊,言哥,起来这么早就挣上钱了嘿,还得有手艺啊。”
“点我呢?去把你家老二叫过来吧。”
王言好笑的说道。
“真没有,我就是感慨一下。
我要是有个手艺,也能出去挣点儿钱啊。
我弟那边,等休息的时候他再过来吧,要不然影响你。”
李奎勇哎了一声,“我才想起来,言哥,今天你上班啊。”
“没事儿。”
王言说道,“请一天两天的假,也不扣工资,不耽误正事儿就行。
我这出去一趟,挣一张戏票,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