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顿了顿,眼神冷了下来:“压根就没合作,全是演的。有人在伪造双方勾结的假象,目的就是让我们分心,乱斗,最好父子相疑、君臣反目,他好在旁边捡漏。”
阿箬倒吸一口凉气:“这么阴?”
“乱世最怕啥?”萧景珩冷笑,“不是强敌,是看不懂谁是敌人。今天你怀疑我通敌,明天他举报你谋反,后天皇帝睡醒发现满朝文武互相拉黑——这局棋,就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0章:线索反转,真相模糊(第2/2页)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轻叩声。
一名暗卫低头进来,双手呈上一份密报:“侯爷,流民营那边有新情况。今早一群小孩在唱童谣,词儿怪得很。”
萧景珩接过一看,纸面上歪歪扭扭写着:
铜钱生牙咬龙袍,
火烧井底月不高。
南字裂成两半块,
谁家灯笼照断桥?
阿箬凑过来念完,浑身一激灵:“这不就是在说刻南字铜钱的事?还有老君庙那晚的火?连‘裂痕’都提了!”
“关键是最后一句。”萧景珩盯着“断桥”二字,“断桥不在城西,也不在城南,而在老君庙后山。那儿原本有座石桥,十年前山洪冲垮了,只剩半截栏杆戳在河里。”
“有人在用童谣传信?”阿箬声音发紧,“而且专挑孩子教?这操作太缺德了。”
“不缺德,高效。”萧景珩把纸揉成团,扔进炭盆,“孩子记性好,传得快,还不引人注意。今天唱一首,明天全京城娃娃都会哼。等官府反应过来,早就满城风雨了。”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缓缓落在老君庙旧址上。
“所有线索都在指向这里。纸条、铜钱、童谣、换岗时间……甚至连李三槐的行动轨迹,都绕着这一片打转。像是有人拿着喇叭喊:‘来啊!真相在这儿!快来挖我啊!’”
阿箬咽了口唾沫:“所以……不去?”
“去。”萧景珩眼神一沉,“但不能按他们画的路线走。既然真假难辨,那就去源头看一眼。真金不怕火炼,假货一晒就崩。”
“可万一真是陷阱呢?”
“那就让他们知道——”他嘴角一扬,“老子当年装纨绔的时候,他们还在背《三字经》补文化课呢。”
他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套黑色劲装,扔给阿箬:“换衣服,今晚夜探老君庙一带。不进庙,不碰人,只看地形、记标记、摸暗道。我要知道,到底是谁在背后编剧本。”
阿箬接住衣服,皱眉:“你就这么肯定能找出破绽?”
“当然。”萧景珩拿起折扇,轻轻一抖,“再完美的戏,也总有穿帮镜头。比如演员忘词,比如道具穿帮,比如——”
他忽然停住,目光落在桌角那个还没拆封的梨上。
梨皮被削了一半,螺旋状垂下来,像条褪色的蛇。
他盯着看了两秒,猛地抬头:“等等。”
“咋了?”
“李三槐捐药的时间。”他声音低下去,“每月初七……今天几号?”
阿箬一愣:“初六。”
“也就是说——”萧景珩眼神骤亮,“他明天就会出现,继续他的‘善举’。而今晚,他却出现在药市交接神秘纸条……一个要演老实人的角色,为什么要在‘表演期’外多此一举?”
空气仿佛凝住了。
阿箬喃喃道:“除非……他今晚的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