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景珩一拍桌子:“就是!他被削权那是报应!我告诉你,我已经派人去西川送信了,江陵那边也打了招呼,只要三王联手,朝中那些老狐狸全得跪着说话!”
全场哗然。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萧景珩压低声音,凑近那人耳边,“密使昨夜出发,走的是黑驼道,三天就能到。等他们回信,我就动手。”
那人瞪圆了眼:“您……您这是要造*反?”
“造*反多难听。”萧景珩冷笑,“这叫顺应天命。”
这话他又说了第二遍,一字不差,语气比刚才更重。
亭外那人听得真切,呼吸都变了节奏。等萧景珩摔杯离席,他立刻缩身退走,脚底生风地奔向北街。
阿箬躲在廊柱后看得清楚,嘴角一扬,冲角落打了个手势。
不多时,两个卖馄饨的小贩推着车出现在府外,一边吆喝“热汤鲜肉大馄饨”,一边慢悠悠绕着围墙转圈。其中一个矮个子趁人不注意,悄悄摸出一枚铜钱塞给守夜门房:“大哥行个方便,我们在这儿多待会儿,回头给您带二两烧酒。”
门房笑着点头。
半个时辰后,那矮个子突然起身,牵起驴车就走。他没往常走的南巷,反而拐上北道,脚步急促。
回到书房,阿箬一进门就笑出声:“走了!灰袍的,骑枣红马,马鞍上有燕字烙印,一路往北,连头都没回。”
萧景珩正坐在灯下写字,闻言笔尖一顿,墨滴在纸上晕开一朵花。
他没擦,只把纸轻轻翻过来,提笔写下三个大字:他信了。
阿箬凑过去一看,乐得直拍大腿:“这下可有好戏看了。你说他是先调兵,还是先写遗书?”
“都不是。”萧景珩合上笔帽,靠进椅背,“他是先召集心腹,再烧香拜祖宗,最后咬牙切齿地说‘此仇不报,枉为藩王’。”
“然后呢?”
“然后他就会上当。”他眼神冷下来,“以为我得意忘形,以为有机可乘。可他不知道,这顿酒不是我喝的,是他自己给自己下的套。”
阿箬坐到窗台上,晃着腿:“你说他会不会连夜发兵?”
“不会。”萧景珩摇头,“燕王老奸巨猾,哪怕信了,也得再确认一遍。但他手下那些人不一样,一个个都想立功翻身。只要有个急脾气的提议‘趁其不备,一击毙命’,他就压不住了。”
“所以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确认’得越快越好。”
“已经确认了。”萧景珩指了指门外,“你没发现吗?刚才那两个卖馄饨的回来时,鞋底都沾着新泥。北街今晚根本没人摆摊——他们是专门去盯那匹马的。”
阿箬恍然:“也就是说,咱们这边刚放话,那边就已经在查证路线了?”
“对。”他笑,“他们越是查得勤,就越觉得这事是真的。毕竟谁会费这么大劲编个假消息,还安排人沿途跟踪自己派出去的探子?”
“这叫自证可信。”阿箬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萧景珩没接话,只是拿起茶盏抿了一口。茶凉了,他也不换,就这么静静坐着,像在等什么。
阿箬察觉不对:“你怎么不高兴?”
“我没不高兴。”他说,“我只是在想,一个人什么时候最容易犯错?”
“啥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