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 第一卷:帝皇篇 第420章 李白:做官不止要会作诗

第一卷:帝皇篇 第420章 李白:做官不止要会作诗(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谍战:我是螺丝刀,卧底76号 千亿大佬的婚后人生 现代女散修的元神漫游记 抛夫弃子后,我和前夫都重生了 大齐一字并肩王 我的梦中造物正在侵入现实 我的邻居叫柯南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霍总,太太不复婚,只改嫁! 体制内闪婚,陆队你媳妇又孕吐了

有些受宠若惊。

    作为天幕曾钉上过半个耻辱柱的皇帝,选择他作为献策对象的士人实在少之又少。

    自然,比他待遇更差的也不是没有,毕竟他只是半个……

    更不必说玄宗一朝本就是唐盛极则衰之势,要想在此处献出挽大厦将倾的策论,何止难上加难。

    苏轼一抬手,从袖子里取出厚厚一摞纸,双手奉上。

    “臣的题目是——唐衰于安史之乱,实然病根积蓄已久,何解?”

    他说,“幸甚,臣算是取巧,曾因对李太白前辈的憧憬,对玄宗一朝前后多有了解,故从各地方行省的‘制策’上对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因篇幅较广涉及较多,故而多花费了些时间。”

    李隆基看着苏轼手里厚厚的一叠纸,有一刹那觉得有些头晕目眩。

    纵然是方才殿前对答的学子,也多数是口述由天幕记载,只粗粗提出了些框架。

    可苏轼手中这一叠,显然绝不只是什么框架,而是切切实实的可以落实的制度政策啊!!

    这恐怕是当真全然量身定制,所费苦心,甚之远矣!!

    仁宗见这一幕,颇有些慨叹。

    “子瞻在‘制策’一科,可是我朝绝无仅有的三等啊。”

    【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唯吴育与轼而已。】

    而苏轼之制策,更甚前者远矣。

    场中很静,漫天帝王都多少听见了仁宗的那句话,一时间,看向李隆基的视线更是添了一抹微妙的嫉羡。

    切,谁看不出来苏轼是为了他偶像李白!!

    苏轼这厢侃侃而谈,李隆基一边激动的翻阅策论,一边儿认真的听。

    宋仁宗慈祥的摸着胡须,满脸写着骄傲。

    “……大唐疆域辽阔,不比我宋朝地小,故而存在管理不便的问题……”

    宋仁宗笑容戛然而止。

    宋朝的皇帝们脸色都扭曲了一瞬。

    “唐太宗时曾依山川将全国划为十道,到玄宗时又划为十五道。

    各地风俗不同,依天险山河划地而治亦可降低流寇四窜的问题,各朝都知道这一点。

    不过臣以为,二位陛下在地域分割时都欠些考量……”

    李隆基连忙拱手,“还请先生指教。”

    苏轼摇头,“指教谈不上,只不过站在后世角度来看稍占些事后诸葛的便宜罢了,不过我朝未曾有过大漠和草原之地,在这些地方的划分上也许欠妥……”

    那边相谈甚欢君臣相宜,这边宋仁宗笑容僵硬,一边儿努力试图给苏轼使眼色。

    太祖爷深吸了一口气,再次没忍住竖起铁拳,脸色扭曲的邦邦朝着赵匡义给了两下!!

    往后数好几个‘争气子孙’都跟着抖了抖娇躯。

    苏轼:“我朝地狭,黄河以北是没有的……”

    赵匡胤脸色狰狞,邦邦邦三拳下去!

    苏轼:“西边的盆地天险……”

    赵匡胤鼻翼翁张,邦邦邦邦四拳下去!

 &nb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这个书生有点凶 蒲剧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藏钟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匪殿下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