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沈书瑶!”沈婉清在心底疯狂怒吼,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月牙形血痕。
她对晋王的爱,炽热又绝望。从初见时的惊鸿一瞥,便被他的潇洒风姿与尊贵气度深深吸引。此后,日日夜夜,他的身影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可每一次的表白,换来的都是无情的拒绝,那些伤人的话语,像一把把利刃,在她心上划出道道血口,可她却越陷越深,彻底迷失了自己。
晋王并非感受不到沈婉清那炽热到近乎疯狂的爱意,从她一次次直白又热烈的表白,还有那死缠烂打的纠缠中,他深切体会到了这份感情的分量。
然而,他的心,早在遇见沈书瑶的那一刻起,就被填得满满当当,再无一丝缝隙留给旁人。面对沈婉清这般不顾一切的纠缠,他满心只剩下厌烦,仿佛被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紧紧裹住,每挣扎一分,束缚便紧上一分。
他实在想不通,为何沈婉清就不肯放下执念,偏要在这段毫无希望的感情里苦苦挣扎、越陷越深。
此刻,晋王敏锐地察觉到沈婉清那如芒在背的目光,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反感。他下意识地拧紧眉头,不着痕迹地侧身,试图躲开那让他浑身不自在的视线。
他在心底默默祈祷,盼着沈婉清能早日清醒,放弃这无谓的纠缠,好让他能安安心心地陪在沈书瑶身边,共同熬过这艰难的时刻。
沈书瑶沉浸在对祖母病情的钻研里,对外界的一切浑然不觉。她轻轻放下祖母的手腕,起身走到桌前,铺开纸张,提笔写下药方。
她的字迹工整有力,每一笔落下,都倾注着对祖母深深的牵挂与担忧。写完药方,她转头对丫鬟急切说道:“快去,按这个方子抓药,千万要快!”丫鬟接过药方,匆匆跑了出去。
沈书瑶开始查阅各种医书,寻找解毒的方法。她沉浸在医书的世界里,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屋内点起了灯火。
秋霜端着煎好的药汤走了进来:“小姐,药汤煎好了。”
沈书瑶接过药汤,轻轻吹了吹,然后扶起祖母,准备喂她喝药。沈书桓连忙跑过来,帮忙扶住祖母的肩膀。
“祖母,您醒醒,喝药了。”沈书瑶轻声呼唤着祖母。
祖母缓缓睁开眼睛,看着沈书瑶,眼中满是欣慰:“书瑶,你回来了……”
“祖母,您别说话,先把药喝了。”沈书瑶温柔地说道。
祖母点了点头,艰难地张开嘴,沈书瑶小心翼翼地将药汤喂进祖母的嘴里。祖母喝下药汤后,脸色似乎好了一些,沉沉地睡了过去。
沈书瑶守在祖母床边,一夜未眠。她仔细回忆着与祖母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出下毒之人,还祖母一个公道。
第二日午后,沈书禹才匆匆赶回相府。他身为顺天府尹,公务繁忙,好不容易才忙中偷闲抽身回来。
一进相府,他直奔祖母房间,看到祖母虚弱的模样,心中一阵刺痛。
“书瑶,情况如何?”沈书禹看向沈书瑶,眼神中满是关切与焦急。
沈书瑶将情况简要跟沈书禹说了一遍,沈书禹听完,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竟有此事,我定要将那下毒之人揪出来。”
灵鹫和秘霜在外奔波数日,调查却陷入了僵局。线索杂乱无章,看似有关联,却又难以拼凑出完整的真相。
灵鹫跟踪李嬷嬷时,她像是有所察觉,故意在人群中穿梭,试图摆脱跟踪。秘霜在询问相府下人时,有人支支吾吾,欲言又止,像是被人威胁。
就在他们感到绝望时,灵鹫偶然发现李嬷嬷在城郊的破庙与一个神秘人碰面,他冒险靠近,偷听到几句关键对话,这才将矛头指向李嬷嬷和背后指使之人。
灵鹫和秘霜回来汇报调查结果,提到李嬷嬷的诡秘行踪和与神秘人的接触。沈书禹听完,沉声道:“看来这背后定有隐情,这李嬷嬷嫌疑重大,务必盯紧。”
恰在此时,四姨娘匆匆进来,告知二姨娘和三姨娘又在闹事,要求重新分配相府事务。
沈书禹脸色一沉,怒声道:“祖母病重,她们竟还在此时添乱,实在是不像话!四姨娘,你先去安抚她们,告诉她们等祖母病情稳定,再商议此事。”
四姨娘应下,心中暗自叫苦:这两个蠢货,平日里就不安分,这下可好,赶上这风口浪尖,自己还得去给她们擦屁股。
她一边想着,一边快步走向二姨娘和三姨娘的住处。
四姨娘到了地方,只见二姨娘正坐在椅子上哭哭啼啼,三姨娘则在一旁破口大骂。
四姨娘赶忙赔着笑劝道:“二位姐姐,都消消气,老夫人这病着,咱们可不能再乱了套。等老夫人好了,再谈这些事也不迟啊。”
二姨娘抽抽搭搭地说:“我看啊,就是有人故意针对咱们,想把咱们踩在脚下。”
三姨娘也附和道:“哼,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胆!”
四姨娘心里翻了个白眼,面上却依旧堆着笑:“姐姐们先别着急,总会水落石出的。”
安抚好两人,四姨娘匆匆返回,向沈书禹复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