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的商店和宾馆。
只有在这些指定地方,才能用外汇券购买到当时被视为奢侈品的高档货,例如进口洋酒、香烟、彩电、瑞士手表,以及一些有华夏特色的手工艺品和丝绸等。
还可以兑换成等值外币。
留学热就是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的,因为外汇储备比较紧张,个人想兑换外币是非常困难的,就算能从银行换到,数量也极其有限,根本就不够用。
可如果能搞到外汇券,那就可以持券直接去中行的柜台兑换。
抛开程见闻能利用外汇券去和某些想要外汇的人购买所需要的食材不说,单就说程家在国内投资一家饭店,所需的物资,各个单位也都会给大开绿灯。
所以,将来饭店的采购对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程总,这样看来,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你所说的东风是……”程见闻偏过头看向身旁的朱永扬,有些疑惑的问道。
他们二人不是才开始打交道的,自从八零年九月李言诚上任市公安局副局长后,他就要求老朱将之前倒腾票据和紧缺物资的生意给停了,转而去办理了正规的个体工商户执照,开始做正经生意。
可那两年能做小生意的都是自己有手艺的,想当个正经商贩,搞商品流通挣个差价,也得有货源不是,没有货源,就是想老老实实的做生意都没法做。
一年,整整一年,朱永扬都是赔钱。
他这个赔钱并不是说生意做失败了赔钱,而是因为养那一大帮子兄弟。
倒腾票据的生意结束后,跟他混的有一部分人离开了,但还有一部分跟了他十几年的兄弟选择继续跟着他。
老朱这人重情义,兄弟们选择跟着他,即便没生意做,他也要将那些人养着,一个人一个月不多给,六七十总要给的,跟普通工人挣的差不多,大几十号人,每个月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李言诚那会儿是没反应过来,后来踅摸出味儿不对了,给朱永扬叫过来一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就将他介绍给了程见闻。
别人没有货源,对程家来说则根本不算什么,国内搞不来,国外还搞不来吗?
程见闻干脆又在国内注册了一家从事进出口生意的商贸公司,交给下属和朱永扬对接。
就这样,老朱带着他那帮兄弟摇身一变,成了卖进口货的,这三年下来赚的是盆满钵满。
而程见闻也没想到,他仅仅只是给哥哥面子才弄的进出口公司,不但没赔钱,竟然还赚钱了,赚的还不少,这让他第一次见识到了国人的消费能力。
这让他也想到决定在大陆投资建厂前,李言诚跟他说的,厂子的产能可能连国内都不够,出口?想想就好。
先开始他以为哥哥是说笑,可后来的事实证明,哥哥对于国内市场的了解确实是他这个外来人没法比的。
程氏在国内的工厂生产出来的民生用品,根本就没有出口的份额,怎么办,只能增加生产线。
现在程氏在国内的工厂,已经比刚建时的产能扩充了五倍,生产出来的东西才勉强能跟上销售。
“程总,确定就在这里弄那个私房菜馆?”朱永扬抬起胳膊指了下四周。
“当然,这么好的地方不利用起来不是太浪费了。”
“租金呢?租金给多少合适?”
“租……”闻言,程见闻眯了眯眼睛,是啊,租金给多少合适?
私房菜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