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同事的妈妈就是个剪纸高手,我可以问问她愿不愿意来咱们四合院教孩子们剪纸。”
赵刚兴奋地说:“太好了,王丽。
那捏面人呢?有没有头绪?”
周胜想了想:“我记得以前在庙会上认识一个捏面人的老师傅,手艺特别好。
我试着联系联系他,看看能不能请他过来。”
赵父欣慰地说:“有你们年轻人操心这些事儿,我这老头子就放心了。
只要能把四合院的文化传承下去,让孩子们和游客感受到咱们老北京四合院的魅力,那就值了。”
张奶奶笑着说:“到时候看着孩子们在这儿开开心心地学手艺,咱们这些老家伙也高兴。”
过了几天,刘梅联系的朋友把牌子的设计稿了过来。
大家围在周胜的手机前,看着设计图。
赵刚率先说道:“这设计看着真不错,古色古香的,跟四合院很搭。
不过这字体能不能再大一点,方便孩子们和游客看清楚。”
刘梅点头:“我也觉得,我跟他说一下。
还有这排版,能不能把玩具玩法那块儿再突出一些,毕竟这是重点。”
周胜说:“整体颜色可以再鲜艳活泼一点,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王丽也补充道:“对,再在旁边加一些四合院的简笔画作为装饰,就更完美了。”
刘梅一一记下大家的建议,回复给朋友让他修改。
与此同时,王丽那边也传来好消息。
她同事的妈妈愿意来四合院教孩子们剪纸,而且还很热心地表示会带上自己多年剪纸用的工具和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给孩子们展示。
周胜这边也联系上了捏面人的老师傅。
老师傅一开始有些犹豫,担心自己年纪大了,来回跑不方便。
周胜赶忙说道:“老师傅,您放心,到时候我们安排车接送您。
而且咱们四合院现在展旅游,来的游客和孩子都特别多,都盼着跟您学这手艺呢,您这也是在传承传统文化呀。”
老师傅听了这话,爽朗地笑了:“行!
冲着传承文化这句话,我就答应你了。
我也想让更多人了解捏面人的手艺。”
周胜高兴地说:“太感谢您了,老师傅。
您看看什么时候方便,咱们好安排时间。”
老师傅想了想说:“我这几天没什么事儿,你们定好时间通知我就行。”
周胜挂了电话,兴奋地对大家说:“捏面人的老师傅也请来了!”
众人一阵欢呼。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儿童活动区域虽然不大,但布置起来也需要不少人力。
四合院的年轻人平时都有工作,时间不太充裕。
赵强皱着眉头说:“这可怎么办,活动区域的地面得平整一下,凉棚也得搭建起来,桌椅还得摆放好,就靠咱们这几个人,一时半会儿弄不完啊。”
赵刚也有些愁:“是啊,总不能让居委会的人一直帮忙吧,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
张奶奶这时说:“要不咱们动一下四合院的老少爷们儿,大家齐心协力,能者多劳,总能把这事儿办了。
咱们四合院以前不就经常一起干些大事儿嘛。”
赵父点头赞同:“张奶奶说得对,想当年咱们一起修缮四合院的屋顶,不也是热热闹闹地就干完了。
这次咱们再号召号召,相信大家都愿意出力。”
周胜说:“行,那咱们一会儿写个通知,贴在四合院门口,把情况说清楚,让大家看看什么时候有空就来帮忙。
顺便再准备点茶水点心,大家干活也累不着。”
于是,赵刚和王丽立刻动手写通知,写好后就贴在了四合院门口显眼的位置。
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不少人响应号召。
李二爷扛着一把铁锨,笑着说:“听说要收拾孩子们玩耍的地方,我这老头子虽然力气不如你们年轻人,但也能搭把手。”
赵强赶忙迎上去,接过铁锨,说:“李二爷,您能来帮忙,那可太好了。
您就指挥我们年轻人干就行,别累着您。”
紧接着,王大哥也来了,他手里拿着一把锤子,说:“我看通知上说要搭建凉棚,我以前干过点木工活,搭凉棚我在行。”
周胜高兴地说:“王大哥,那可就全靠您了。
您看看需要什么材料,我们再去准备准备。”
王大哥围着活动区域转了一圈,说道:“主要就是些木材,得选结实点的,再准备些钉子和绳子。
这凉棚得搭得牢固,不然刮个风下点雨的,可就麻烦了。”
赵刚立马应道:“行,我这就去买。
对了,王大哥,您看这凉棚搭成什么样子合适啊?”
王大哥比划着说:“就搭个传统的四角亭样式吧,跟四合院的风格也搭。
四个角稍微翘起来点,看着也美观。”
赵强点头:“好嘞,就按您说的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