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孙立只是客套地感谢了一番,便又将注意力转回了张承志身上,仿佛宋青山他们只是顺带一提的背景板。
“承志啊,你一路辛苦,先在我这府上住下。”
孙立拉着他的手,关切地问道。
“你如今,可曾考取了功名?”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张承志定了定神,脸上露出一丝读书人特有的傲气,他挺直了腰杆。
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回表叔的话,外甥不才,年前已侥幸得中,是个举人。”
举人!
这两个字一出口,柳国安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
他虽然是个粗人,但也知道举人是什么分量!
那可是能直接当官的!
孙立的脸上也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惊讶和喜色。
他本以为这个落魄的侄儿只是个穷酸秀才,没想到竟已是举人之身!
这分量,可就完全不同了!
“好啊!”
孙立抚掌大笑,看张承志的眼神越发满意。
“既然如此,你也不必回那北地去了。”
“如今这县衙里正缺人手,你不如就先留下,当个书令,虽说官职不大,但也算是在衙门里当差,有个正经出身,你看如何?”
“全凭表叔做主!”
张承志自然是满口答应,能留在县衙,对他来说已是天大的幸事。
安顿好了自己的亲外甥,孙立这才慢悠悠地,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被晾在一旁的宋青山和柳国安。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不紧不慢地说道:“二位壮士想要的那个名分,本官也清楚,无非就是想有个官府的身份做庇护,免得被宵小之辈欺压。”
他话锋一转,叹了口气:“可如今是什么时候?是多事之秋啊!”
“北边战事吃紧,流民四起,这县里想安插人手,谋个出身的,不知凡几,本官这里,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难办啊。”
柳国安一听这话,心顿时凉了半截。
宋青山却依旧面色沉静,他知道,正戏来了。
只听孙立放下茶杯,微微一笑,终于抛出了他的解决方案:“不过嘛,也不是没有办法。”
“我这个外甥,承志,他初来乍到,身边连个使唤的人都没有。”
“我看二位都是身手不凡的豪杰,若是愿意帮衬帮衬他,以后就挂名在他的名下,做他的班底护卫,如何?”
“这样一来,你们也算是官府的人了,行走在外,自然也多了一重身份。”
“寻常的地痞流氓,想必也不敢再轻易招惹你们。”
话音落下,宋青山和柳国安瞬间对视了一眼。
两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这县令,真是个老狐狸!
他这是怕担责任!
把他们这二十多个猎户挂在张承志的名下,名义上,他们就成了张承志这个书令的私人班底。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