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武林大会在嵩山召开。
林青站在台上,望着下面的三百多个武林同道——有曾经的敌人,有曾经的朋友,还有张鹤年这样的旧部。
台上的柱子上,挂着新的武林公约:“禁止用邪术吸人功力;禁止伪造‘仙药’骗人;凡犯此条者,武林共诛之。”
“楚盟主的错,在于忘了‘武林’不是一个人的武林。”
林青的声音传遍广场,“真正的长生,不是活多久,是守住自己的本心,护着该护的人。”
台下响起掌声。
张鹤年拄着拐杖站起来,笑着喊:
“说得好!
我这把老骨头,以后要教小娃娃练剑,再也不搞什么‘传功’了!”
峨眉派掌门缓缓地抬起手,轻柔地擦拭着眼睛,仿佛要抹去那一瞬间的迷茫和困惑。
她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似乎心中正经历着一场激烈的挣扎。
终于,她下定了决心,毅然决然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精美的玉盒。
那玉盒通体晶莹剔透,散着淡淡的温润光泽,一看便知是件珍贵的宝物。
然而,掌门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珍视这个玉盒,而是毫不犹豫地将它狠狠地摔向地面。
只听“砰”
的一声脆响,玉盒应声碎裂,里面的“延寿丹”
也散落一地。
掌门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带着一丝决绝和愤怒:“以后咱们峨眉派,只练正宗的内功,不搞这些歪门邪道!”
此时,一阵微风从嵩山的峰峦间吹拂而来,带来了阵阵桂花香。
那香气若有似无,却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站在高台上的林青,目光缓缓扫过台下的人群。
他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被他遗忘了。
突然,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画面——去年的寿宴上,那座巨大的丹炉正熊熊燃烧着,炉中炼制的正是这“延寿丹”
。
然而,如今那丹炉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普通的药炉,里面熬煮着的,也不再是能延年益寿的丹药,而是给山下村民治疗感冒的普通草药。
在遥远的山路上,一个身材娇小的修士正背着一把长剑,缓缓地向上攀登。
他的步伐轻盈而坚定,仿佛这条路对他来说已经走了无数遍。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那单薄却挺拔的身影。
他的头被山风吹得有些凌乱,但他毫不在意,嘴里还轻轻地哼着一小曲:
“练剑不练邪,守心不守仙;武林无长生,唯有正气传。”
这歌声在山间回荡,虽然并不响亮,却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
林青站在不远处,静静地听着这歌声,嘴角不由得泛起了一丝微笑。
他抬头望向天空,只见秋天的云朵如薄纱般轻盈,淡淡的蓝色像是被水洗过一样纯净。
天空中偶尔有几只鸟儿飞过,它们的翅膀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微风拂面,带来了一丝凉爽,风中似乎还夹杂着些许新翻泥土的气息,那是属于秋天的味道。
林青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清新的空气,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喜悦。
他知道,这是武林的新秋,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季节。
没有“仙丹”
,没有“长生”
,却有更结实的剑,更热的血,更真的心。
山风呼啸着,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卷着几片金黄的银杏叶,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一般,轻盈地掠过剑台。
林青站在剑台上,衣袂飘飘,他伸出手,仿佛与这山风有着某种默契,一片银杏叶恰好落在他的掌心。
林青端详着这片叶子,它的颜色金黄而鲜亮,宛如秋天的阳光。
他注意到叶子的叶脉里,竟透出一股淡淡的蜜香,这股香气若有若无,却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温暖。
林青想起了去年楚怀山炼丹时的情景,当时楚怀山不小心将一些枇杷膏洒在了药圃里。
这些枇杷膏渗入了树根,想必是被银杏树吸收了,才会让这片叶子散出如此特别的香气。
林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片叶子夹进了袖中那本《武德经》的书页里。
这本书是他的心头爱,书页已经有些泛黄,显然被他翻阅过无数次。
在《武德经》的书页里,还夹着一张纸,上面的字迹歪斜却力透纸背。
这是张鹤年临终前写的药方,上面写着:“治心疾,当归三钱,正气二两。”
林青凝视着这张药方,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张鹤年是他的师父,也是他的挚友,这张药方或许是师父留给他最后的礼物。
台下忽然传来清脆的铜铃声,几个扎着棕角的小童举着竹幡跑过,幡上用朱砂写着"
义诊日"
三个字。
林青看见领头的小丫头腰间挂着个褪色的香囊,那是去年寿宴后,他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