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的菜都是下酒菜,根本吃不饱,哪有国营饭店实惠。
除了吃饭,还有衣服……
贾张氏越想心里越不得劲儿,好像真不如从前了呢,以前的日子可比现在好多了。
她倒是把动荡年代那种朝不保夕的感觉给忘得死死的了,存钱根本存不住,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出去买个东西都得带上一兜子钱。
要是没有解放,工人的地位怎么可能提高呢,他们家又怎么可能存得下钱。
要是搁以前,贾东旭当天出事,说不定下午他们家就被抢光光了,谁还会跟她讲客气。
就秦淮茹还想进厂顶岗,那简直就是做梦,还想把工作岗位留给长大后的棒梗,那更是不可能的事。
估计一家人都得回村里种地去,不然早就饿死了。
这人啊,就是那种典型的只记仇不记恩的人。
回忆了一会儿过去的美好时光,贾张氏不得不往四合院走去,在外面实在是太热了,她又没带蒲扇,手都扇麻了,对于她这个胖子来说,热起来真是要了老命。
院子里好多人也吃完了这顿下午的晚饭,出来在抄手游廊上凉快凉快,聊聊天。
二大妈正在和李婶她们有说有笑呢,看到倒座房的三大妈也过来了,“三大妈,你也吃好了?”
三大妈笑着说:“吃好了,何主任这做菜的手艺真是没得说,我加了点豆角子烩了烩,这菜还是那么好吃,比咱们做的菜好吃多了。”
李婶乐呵着说:“那能不好吃嘛,柱子做菜可讲究了,不光放油,还放各种调料呢,哪像咱们平时,就加点酱油意思意思。
又是葱姜蒜,又是花椒大料的,要我说啊,就咱拿着这些调料,都不知道该放多少呢。”
李婶这话虽说有点夸张,但加点葱、姜、蒜啥的,她们还是能拿捏住的。
不过呢,不得不承认,还是有点道理的,她们也就是看何雨柱做菜看得多了,才认识了这么多调料。
之前她们知道炖肉得放花椒、大料、桂皮,哪里知道还得放白芷、香叶、肉蔻这些东西。
三大妈笑嘻嘻地说:“可不是嘛!
你们刚才聊啥呢,聊得这么热火朝天的。”
二大妈朝中院撇撇嘴,“还能说谁,贾张氏呗,贾张氏刚才跑出去了,不知道你在倒座房有没有瞧见。”
三大妈摇摇头,“没有啊,我和当家的回来在屋里歇了会儿,这才出来做饭,贾张氏这是咋了?咋还跑出去了呢?”
李婶说道:“嗨!还能因为啥呀,自从张秀英要结婚这事传出来,她们家就没消停过。”
二大妈说道:“这贾张氏就是个糊涂蛋,要我说啊,这时候应该跟秦淮茹处好关系才对,闹得这么僵,秦淮茹哪天要是走了,我看她可咋办。”
李婶反驳道:“也不能这么说,咱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啥。
说不定秦淮茹瞧见张秀英结婚,动了心思,贾张氏不同意,这才闹起来的。”
三大妈说道:“我觉着秦淮茹不像是能再嫁的人,就贾张氏那脾气,她能让秦淮茹把孩子带走?
别忘了,秦淮茹那工作还是顶了贾东旭的岗呢,当时说好的,她要是改嫁,这工作就跟她没啥关系了。”
李婶点点头,“有道理!”
二大妈撇撇嘴,“他李婶,你难道忘了秦淮茹刚嫁进来那会的事儿了?你居然还看好她!”
三大妈我跟你讲……”
二大妈开始给三大妈讲述起四合院的过往,从秦淮茹嫁过来后的所作所为说起。
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无非就是去何雨柱家骗何雨水往外弄粮食罢了。连小孩子都骗,能好到哪儿去。
三大妈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感叹几句,她是真没想到,秦淮茹和贾张氏能闹出这种事儿来。
其他人也纷纷补充起贾张氏以前得罪人的那些事,这可让三大妈大开眼界,有些她倒是听说过,可还有些是头一回听说。
就在大家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贾张氏回到了院子。
大家一看贾张氏回来了,立马就转换了话题,声音也小了下去。
大家虽然喜欢看热闹,但可不想自己成为热闹的主角,谁知道贾张氏会不会正在气头上,骂她们两句,那可就不好玩了。
贾张氏一走,大家的话题又回到了秦淮茹身上。
“我看她这么晚才回来,肯定又在外面偷吃了。”
“可不是嘛,出去这么久了,回来还这么精神,肯定是在外面吃饱喝足了,有力气回来跟秦淮茹吵架了。”
“要是秦淮茹再改嫁了,那咱们院子里可以说没有寡妇了,以后可不能再说咱们这边寡妇多了。”
说起来,他们院子里,中院有三个寡妇,倒座房还有一个。年轻的寡妇就张秀英和秦淮茹了。至于倒座房的王寡妇,她儿子王成都二十多了,也工作了。
寡妇门前是非多这种事,基本上不用担心会发生在他们院子里了。
三大妈感叹道:“张秀英这一走,中院就少了个人。本来中院住户就不多,这下可好,就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