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就变了,“哟!刘同志原来是纺织厂的呀,刚才你说你弟弟是刘光天对吧!
有没有带户口本过来,我登记一下。”
刘光齐看向常爱花,常爱花麻溜地把户口本和粮油本都掏了出来。
田中平乐呵呵地接过户口本,心里却犯起了嘀咕,这家人和院子里人关系不咋地啊,不然咋还跑街道办找人呢。
田中平翻开户口本,翻了两遍,愣是没找到刘光天,要不是看到上面有刘光齐、刘光福,还以为这两人是来逗他玩的呢。
田中平把户口本递给刘光天,“刘同志,户口本上没有刘光天的名字……”
“啥?”刘光齐和常爱花齐声惊呼。
常爱花一把抢过户口本,仔细看了起来,这才发现不对劲儿,这户口本咋这么新呢,根本不是他们家以前那本。
常爱花翻了两遍,也没找到刘光天那一页。
刘光齐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事情大了,这刘光天啥时候把户口都迁出去了。
“不对,刘光天迁户口,你们街道办肯定知道啊,他咋没经过家里同意就把户口迁出去了呢。”
田中平撇撇嘴,要不是看刘光齐是个干部,他都要以为这两人是来捣乱的了,不知道还能牵户口,闹玩呢。
常爱花一把抓住刘光齐,“找一大爷,一大爷在街道办工作,他肯定知道!”
刘光齐眼睛一亮,“对哦,一大爷!这位同志,我们院子里的一大爷在这儿工作,叫杨文江,你能帮我们叫他过来一下吗?”
田中平挑了挑眉毛,“行,你们等会儿,我去找一下杨干事。”
心里愈发肯定自己的猜测,这家人来街道办不找院子邻居,反倒来找自己,那肯定是跟院子关系不咋地。
紧接着,杨文江装出一副很吃惊的样子来到这里。
“常婶子、光齐,我听田同志说了,光天户口真没了?”
常爱花赶忙把户口塞给杨文江,他们刚才也瞅了,粮油本上还有刘光天的名字呢,户口本上却没了。
杨文江装模作样地翻了翻户口本,嘴里还嘟囔着不可能。
在刘光齐、常爱花的再三央求下,杨文江这才答应跟他们查一查。
随后,杨文江领着几人来到户籍这边,又跑了趟王主任办公室。
最后才知道,刘光天去大西北了。
王主任说:“这事儿我们也不太清楚,是劳动局那边带人过来办的,走的都是正规手续,还以为你们家里人都知道了呢!”
常爱花虽然心里头想骂人,可她再没文化也知道,不能惹毛街道办,他们家老刘刚犯了事。再说了,她要闹腾,那不影响刘光齐嘛。
随后,两人出了街道办,朝劳动局奔去,打算讨个说法。
劳动局一听啥找人?人都走了,给了一个刘光天要去的地址,自己找去吧。
闹事?这可是支援国家建设,你们有意见?
最后,两人非常从心,回到了四合院。
这时候,王建君正好下班回来,瞧见两人这副模样,特别惊讶,刘海中的事情处理了这么久才结束?
二大妈凑了过来,“老刘家的,光天找到没?啥情况啊!”
王建君想回家的脚像被定住了一样,站在一旁,竖起耳朵想听个究竟。
刘光齐脸上挤出几分笑容,“嘿!这不是闹了个大乌龙嘛,光天是去支援大西北,为国家做贡献了!
这两天我们被我爸的事忙得晕头转向,把这事儿给忘得死死的,还以为光天跑了呢。”
常爱花也跟着笑了笑,只是她那皮笑肉不笑的样子,属实让人有些难绷,“可不是嘛,这孩子早就跟我们说好了,要不是老刘的事,我们肯定会去送送他的。
这孩子,心里装着国家大事呢,为了国家建设,自己主动要求去大西北那边。”
这是刘光齐和常爱花提前商量好的,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刘光天也走了,倒不如把事情掩盖过去,也能让自己的面子上好看些。
二大妈翻了个白眼,心里暗暗嘀咕,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嘛,不过她也没拆穿,“原来是这样啊,闹了个大误会,等会儿我去跟大家说说,让大家都知道这件大好事。”
常爱花的脸色瞬间垮了下来,好事?她儿子都跑了这能叫好事?
还是刘光齐比较机灵,皮笑肉不笑地说:“嘿!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到处宣扬,没必要没必要。
二大妈,不说了,我和我妈得回家休息一下,忙了一整天了。”
等两人走后,王建君赶紧凑到二大妈身边,“二大妈,这到底是咋回事啊?怎么又跟刘光天扯上关系了,还去支援国家建设?”
二大妈笑嘻嘻地说:“王老师,这事可就说来话长了,你别着急,我慢慢跟你讲。
哟!我们家老闫也回来了,正好一起说一下。”
二大妈正想跟王建君唠唠今天院里的新鲜事呢,正好闫阜贵也回来了,得,不用费那二遍口舌了。
闫阜贵听后笑了笑:“这刘光齐挺有意思,跑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