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亲戚面前,亲手写下他对你的承诺,贴在特制的墙上。内容不能敷衍,得真心实意。写得好,大家鼓掌放行;写得不好,还得重写!”
“这也太严格了吧!”陈梦瑶脸红了。
“严格才显诚意。”司徒晓丽正色道,“婚姻不是儿戏,一句话一辈子。让他当着所有人立誓,以后才不敢乱来。”
众人纷纷点头。
“过了这三关,才能正式出门。”她继续说,“出门时,按规矩,要由你舅舅撑红伞送你出去,寓意遮风挡雨,护你一生平安。”
“伞不能落地,也不能歪。”二姨补充,“否则不吉利。”
“后面还有人跟。”司徒晓丽说,“几个表弟堂弟负责撒花瓣、喜糖,还有挑担子的——里面是你陪嫁的衣服、生活用品、水桶、礼饼,甚至还有两只小母鸡,象征‘早生贵子’。”
“鸡也要带?”陈梦瑶瞪大眼。
“当然!”二姨笑道,“现在虽然不讲究那么多,但咱们家还是保留一点传统味儿,热闹嘛!”
“上车后,车队还要在街道上兜一圈,再出发去新郎家。”司徒晓丽说,“这是‘回门’前的最后一圈,寓意不忘本,记住娘家。”
“到了男方家,第一件事就是敬茶。”她强调,“给公婆敬茶,改口叫爸妈,他们会给改口红包,因为欧阳寒的祖先不在这边,拜男方祖先这一环节就省了,反正你们之前在那边也拜过了。这样就完成了整个传统仪式。”
“最后呢?”一位伴娘问。
“最后才是现代部分。”司徒晓丽笑了,“换上洁白婚纱,去庄园举行西式婚礼仪式,交换戒指,宣誓,拍照,宴宾客。但在我心里,今天的重头戏,是前面这些老传统。”
她看着女儿,眼神温柔而深邃:“这些流程,看似繁琐,其实每一步都有它的意义。拜祖先,是不忘根;拜父母,是懂感恩;过三关,是考验真心;舅舅撑伞,是家族守护;陪嫁物品,是母亲的一片心。”
她轻轻握住陈梦瑶的手:“妈希望你记住今天的一切。无论未来走多远,都要记得,你是从这样一个充满爱与仪式感的家庭走出去的。”
陈梦瑶眼眶微红,用力点头。
“所以啊,”司徒晓丽恢复轻松语气,“你现在多吃点,待会儿才有精力应付这些流程。尤其是绞脸和梳头,至少得一个小时,秀禾服也不轻,穿着得端庄,不能乱动。”
“放心吧妈,”陈梦瑶笑着夹起最后一口炒面,“我都记住了。”
“我们也帮你记着!”姐妹们齐声说,“流程我们写下来了,保证不出错!”
司徒晓丽满意地笑了。晨光透过窗户洒进饭厅,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这一天,不仅是陈梦瑶人生的重要转折,也是一场跨越时代的仪式传承——古老与现代交织,亲情与爱情交融,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一个家庭对女儿最深沉的爱与祝福。
早餐在温馨而略带紧张的氛围中结束,陈梦瑶放下筷子,轻轻拍了拍肚子,笑着说:“吃饱了,感觉现在可以面对任何挑战了。”
司徒晓丽满意地点了点头,招呼大家收拾桌子。这时,门铃响起,化妆师还有摄影师准时到达。几位姨妈立刻忙碌起来,有的去迎接化妆师,有的开始整理化妆用品,有的指点摄影师开始录像,还有的在客厅里布置绞脸用的椅子和工具。
“瑶瑶,先去洗脸,然后我们就开始化妆。”司徒晓丽指挥着女儿。
陈梦瑶走进洗手间,洗了把脸,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心中既兴奋又有些忐忑。今天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她即将从一个女孩变成一个妻子,肩负起新的责任。
回到客厅,化妆师已经准备好了工具。司徒晓丽坐在一旁,看着化妆师熟练地给女儿打底、画眉、上眼影,心中满是感慨。她轻声对旁边的姨妈说:“时间过得真快,才刚找回来瑶瑶,我们还没有怎么陪伴她,瑶瑶都要嫁人了。”
“是啊,我们这些老姐妹也都老了。”二姨笑着回应,“不过看到孩子们幸福,我们就放心了。”
化妆师一边工作,一边和陈梦瑶聊天,缓解她的紧张情绪。“新娘子今天真漂亮,化完妆肯定更惊艳。”化妆师笑着说。
“谢谢。”陈梦瑶有些腼腆地回应。
化妆进行得相当顺利,司徒晓丽不时给出一些建议,比如眼影的颜色要更柔和一些,口红的色调要更自然。化妆师都一一采纳,母女俩的默契让整个过程更加顺畅。
一个小时化妆完成后,绞脸的老师傅也准备好了。她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婆婆,手法轻柔而熟练。她先在陈梦瑶的脸上涂了一层薄薄的蜜蜡,然后拿出细线,开始在她的脸上滚动。
“会有点痒,但不会疼。”婆婆轻声说。
陈梦瑶闭上眼睛,感受着细线在脸上的滚动。起初有些不适,但很快她就习惯了。婆婆的手法非常专业,不一会儿,脸上的汗毛就被绞得干干净净,皮肤显得更加光滑细腻。
“绞脸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