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历史军事 > 织明 > 第三百二十三章:得见祖帅,我辈之幸

第三百二十三章:得见祖帅,我辈之幸(1 / 4)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玄幻:逆命万世,我打爆仙帝 抗战:调任团长,手下李云龙! 穿成绝嗣帝王唯一幼崽,被团宠了 四合院:回到54年,还好带系统 闪婚嫁绝嗣,连生十娃震惊家属院 惹她?假千金是全能大佬,超难杀 西游:人在天庭御马监,爆肝变强 土地上有曾经记忆 被休小姨娘,带着空间灵田去逃荒 噬神塔

    黄昏的晚霞余晖下,宣府、大同、辽东三镇将士也都在紧张忙碌着。

    日落之前的最后一仗,清国礼亲王代善指挥满蒙八旗清兵数万众,又加汉军、外藩蒙古兵数千人马,猛攻狠打之下仍未能袭破明军宣、大、辽东三镇兵马的防线。

    眼见不能杀退明军,重新夺回失守的锦州南关外壕墙防线无望,不得已之下,他也只能暂且引军西退,先扎下营寨后再议将来如何应对。

    而明军也是如此,同样的接连两日激战下来,也已人马皆是疲惫不堪,在清军猛烈攻打之时,全凭一腔热血在勉力坚持。

    所以,当看到清军退兵的时候,明军上至各营将官,下到全体官兵,无不在心底暗自庆幸,直到清兵完全退走后,才发出如疯魔一般的狂呼。

    如此状态下能够击退清兵,坚守住今日与祖大寿胜利会师的果实,对于宣大明军来讲,就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

    但即使如此却仍不得休息,他们分成一个个独立的小队,在整片战场上搜寻伤兵,整理战士们遗落的军械,就连那些死马伤马也都搬运回来。

    当然,还有许多队军士紧张忙碌地挖沟砌墙,建立起一道道防线,很快一座大营的雏形便逐渐显露出来。

    而在南面小凌河畔的宣大军营地那边,也开始了紧张忙碌,张国栋的赤城营被安排留驻小凌河南岸,守卫渡河往来所必须的那几座浮桥。

    毕竟,宣大军将士们的军资和援救锦州的所有物资,都要通过这里转运,虽然渡船也可用于物资转运,却又怎比得了浮桥来得方便快捷。

    宣大军其他各营也都有分派,按照张诚最新的部署,他们正分别向北面锦州南关这边移营,如此宣大军便即在小凌河至锦州南关一线,竖起一排营垒,以守卫解救锦州之围的生命线。

    还有许多军士推着大车,运送着一车车的薪材与河水,从小凌河到锦州南关外这一片旷野,尽是紧张忙碌的宣大军将士。

    虽然已是暮色沉沉,但每隔百多步便有一处火堆,再加军士们高举的火把,竟将这一路照耀得宛如后世大马路般明亮。

    张诚也是直到此刻,才得见闻名已久的辽东将门总扛把子祖大寿,此时的他已经是六十三岁的高龄,得益于身在军伍之中的锤炼,身体依然很是康健。

    提刀架马自然不再话下,就如今次他觉得解除锦州之围有望,便即亲自率军出城与奴贼一战,真可谓是宝刀未老。

    …………

    祖大寿在大明是争议极大的一个人物,他虽身为大明在辽东的重要将领,官拜左都督、辽东前锋总兵,更是大明的征辽前锋将军。

    祖家满门数十人,乃至上百人在辽东为官为将,驻守着辽东各处要塞城堡,其麾下光是忠心耿耿的战将就有数百人之多,而家丁更是数千人。

    与其说他是大明的官将,倒不如说他是大明在辽东的一代军阀!

    大明能够在清国虏骑的铁蹄之下,固守辽东至今,所以靠的其实就是他们这帮子祖家将和祖家军。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但凡在军头的前面加上个人的姓氏,其实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家兵的意味在里面,这也是最为历代帝王所忌惮的事情之一。

    辽东的祖家的崛起于万历年间太傅、宁远伯李成梁一族失势之后,可以说祖家一族势力的膨胀,是全程伴随着建奴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祖大寿的的父亲祖承训在万历年间,作为副总兵的祖承训追随大明辽东总兵、提督李如松抗倭援朝,曾经参与收复平壤之战立下功劳,其间更在朝鲜屯田练兵,为稳定朝鲜局势作出了极大贡献。

    此后,随着李如松的战死,辽东李家再没有杰出人物,逐渐走向式微,而祖家却在这期间不断壮大。

   &n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火烧黎明 九娘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大唐男保姆 灭世魔龙三岁半 不学鸳鸯老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回到汉朝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