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深沉,雪依旧未停。
“父皇,这一局,我不会输了。”
京城的风雪依旧未歇,而属于赵昭的时代,已然拉开帷幕。
赵昭望着倒在书房地上的黑衣人,心中并无一丝松懈。李安虽只是皇帝身边不起眼的内侍,但此人能在魏衡的追查下消失数日,又潜入东宫行刺,可见其心机与手段皆不容小觑。
“此人身份已明,但幕后之人尚未落网。”赵昭缓缓开口,目光落在林修远身上,“皇帝既然敢派他来,必然还有后手。”
林修远神色凝重:“殿下所言极是。属下已命人彻查宫中所有与皇帝往来之人,但目前尚未发现异常。”
赵昭微微颔首,随即道:“皇帝不会就此罢休。他若认定我已察觉北疆之事,便会孤注一掷。”
林修远低声道:“殿下是否打算将此事公之于众?”
赵昭沉吟片刻,缓缓道:“时机未到。皇帝若真要动手,必会先试探我是否已有防备。我们需将计就计,让他以为我尚未察觉。”
林修远点头:“属下明白。属下会命人继续监视宫中动向,同时加强东宫守卫,以防万一。”
赵昭微微一笑:“很好。你去吧。”
林修远拱手离去,书房内重归寂静。赵昭缓缓坐下,凝视着地上李安的尸体,思绪却已飘向更远的地方。
皇帝已彻底疯狂,若不尽快将其彻底扳倒,恐怕东宫将永无宁日。
翌日清晨,赵昭照常入朝,神色如常,仿佛昨夜的刺杀从未发生。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微沉,似在观察赵昭的反应。
赵昭缓缓行礼,语气平静:“陛下,近日边关虽无战事,然京城之中却暗流涌动。臣以为,应加强京畿守卫,以防有心之人趁虚而入。”
皇帝微微皱眉,随即淡淡道:“太子所言有理。朕已命兵部加强京畿防务,太子无需多虑。”
赵昭微微一笑:“陛下圣明。”
朝会结束后,赵昭缓步出殿,林修远已在殿外等候。
“殿下,属下已查出,李安生前曾多次出入乾清宫,且与兵部尚书有过私下往来。”林修远低声禀报。
赵昭神色未变:“看来,皇帝果然已与兵部尚书联手。”
林修远低声道:“殿下,若我们能掌握兵部尚书与皇帝密谋的证据,便可一举将其扳倒。”
赵昭缓缓点头:“此事需谨慎行事。兵部尚书为人谨慎,若贸然行动,恐怕打草惊蛇。”
林修远沉思片刻,道:“属下已安排人手,暗中监视兵部尚书府邸。若有异动,定能及时察觉。”
赵昭微微一笑:“好。我们便静待时机。”
夜色渐深,东宫书房内烛火摇曳,赵昭独自坐在案前,翻阅着一份密报。密报中提及,兵部尚书近日频繁与北疆残部联络,似在策划新一轮行动。
“皇帝果然不肯罢休。”赵昭低声呢喃,随即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命魏衡即刻行动,务必在兵部尚书与北疆残部正式联络前,将其一网打尽。”
密令送出后,赵昭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飘落的雪花,心中却已布下杀局。
京城的风雪依旧未歇,而属于赵昭的时代,已然拉开帷幕。
三日后,魏衡传来密报,兵部尚书与北疆残部的密使已被擒获,并在其府中搜出大量与皇帝往来的密信。
赵昭看完密报,嘴角微微扬起:“皇帝,你终于露出破绽了。”
林修远入殿,神色凝重:“殿下,属下已命人将密信送往御史台,并命御史中丞在朝会上弹劾兵部尚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