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的孩子,他发现竟然很少来过大金塔。
即使它对本地人完全免费。
顾为经也只在九年级的时候,跟随德威的游学活动来过一次,春节时参加古迹修复项目时来过一段时间。
严格意义上来说。
今天才是第三次到访。
可每一次他站在大金塔脚下的时候,都会有一种由内而外的恍惚感。
或许这是黄金的力量,或许这是宗教的力量。
有点震撼,也有点迷幻。
尤其是今天。
顾为经甚至觉得像是笼罩在了一场连绵的下了两千五百年的春雨中,不知今夕是何年。
“My son,You are very fortunate, this‘Ceremonial Buddha Protecting the Dharma’ was painted by Master Cao Xuan himself……(施主,你们很幸运能看到这些,这幅《礼佛护法图》是曹轩先生本人亲自动笔完成修复的,文化价值很高——)”
直到身边的大和尚,向着一对澳大利亚游客讲解的声音传来。
才打破了顾为经那种迷失在了时空中的错乱感。
似乎轻飘飘的灵魂,又再次落回了地面。
至少二十多個世纪前的僧侣们,应该远远没有今天这么时髦,会用英文忽悠老外,并像教堂的传教士神父一般,叫人家“My son”。
缅甸这个国家虽然混乱,也比较封闭。
但不打仗的时候,仰光,曼德勒,蒲甘这些地方,欧洲游客数量还蛮多的。
大和尚们一个个都超国际化,经常能看到僧侣们跑去找外国人磨炼口语。
顾为经年初在这边项目组打杂工的时候。
还见到有小沙弥在那边坐在花坛上,拿着一本GRE词汇书狂背,一幅敏而好学,想要考研的样子。
他把视线从金色的宝塔塔尖上收回,听着身边的对话,望向旁边被那种美术馆常见的红色隔离绸带所围出一个边长五米见方的空间里的那幅《礼佛护法图》。
顾为经心中有亿点点骄傲。
诚然。
顾为经有些暗戳戳的不开心——旁边的僧侣朝游客的介绍的时候,只提到了曹轩,没提他的名字。
呵!
是联合创作,懂什么叫联合创作么,瞪大眼睛,看看那边的纪念牌上的“曹轩·顾为经”好不好。
虽然大家只听说过“曹轩”,没听说过“顾为经”是谁。
但你们不能因为游客没听说过,就不介绍嘛。
大和尚不老实。
小气!
可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仍然是顾为经人生中第一张被“供”起来,让游客们参观的作品。
艺术家一辈子所求的,不是就把作品摆进著名场馆,让千万来往观众们欣赏叹服么。
供起来摆进去的是香火缭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