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战区,申沪空军基地。
“旅长,有人打破了多线程任务脑负荷的记录!”
一名穿著笔挺军装的男人,快步走进一间办公室,他的肩膀上有著两槓三星。
是一位上校!
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抬起头,看向自己的飞行大队长:“是吗多长时间”
“39分钟!”
肩膀上四颗金星的中年人,似笑非笑著说道:“郭永坤,我记得最短的记录也是1小时28分钟吧。”
10架无人机,难度最大,记录时长最短。
“旅长,打破记录,比记录还多39分钟!”
中年人笑容一滯:“几架无人机5架难不成是7架”
比记录多出那么长时间,应该是5架无人机。
如果是7架,他现在就该考虑去抢人了。
这绝对是王牌飞行员!
“不是7架!是10架!”
“你说什么10架!”这位管理著第三航空兵旅的大校,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是!”
“你確定”
“千真万確!”
蒋郑国从衣架拿上军帽,一边戴一边往办公室外走去:“抓紧跟我说情况,越详细越好,我这就去首长那里要人!”
郭永坤快步跟出去。
…
办公室的门被一把推开,蒋郑国人还没到,话就传了进来。
“首长,我申请一张调令!”
蒋郑国突然一愣,办公室里,除了上级李怀远,还有几个人。
其中两人都与他一样。
一位与他一样,带航空兵旅。
另一位负责的是地导旅。
李怀远是那名鬢角微白的男人,他穿著笔挺的军装。
“都申请调令,应该还是调同一个人,分不分先后顺序啊”
蒋郑国一听就急了:“首长,这可不能按照先后顺序来,要论战斗力,我们第三航空兵旅是摁著他们第一航空兵旅的头打,还有人家那是飞行员,地导旅来要什么人,这不瞎胡闹吗”
“嘿,蒋郑国,你说谁呢!”
“就是,第三航空兵旅很了不起吗”
对方一开口,就把另外两位旅长气得不行。
蒋郑国才不管对方,他的脾气上来了,谁都压不住:“首长,这人肯定是要给我们第三旅了,不能浪费,只要那人来,我第三飞行大队副队长的位子,直接给他!”
“我第一航空兵旅直接给他一个飞行大队长!”
“我地导旅给他——”
“砰砰砰!”
李怀远直接拍响桌子。
“你们当菜市口卖菜呢,谁的价格高卖给谁”
先来的那两人不说话了,蒋郑国还要开口,李怀远才不给他这个机会。
“我刚才说了,按先后顺序,你来晚了,可要按事情的重要性——”
蒋郑国喜出望外地抢话:“我没来晚,对不对!我就知道首长你——”
“你们都来晚了!”李怀远直接打断对方。
三人都是一愣。
那位地导旅旅长忍不住问道:“首长,那人不是我们东大战区的”
第一航空兵旅旅长想起来:“对,我记得记录是在南大战区刷新的。”
蒋郑国怂恿道:“首长,现在可不是分哪个战区的事了,多线程任务脑负荷,10架无人机,2小时7分钟,比原记录超出39分钟,这可是王牌中的王牌!”
李怀远冷下脸来:“你们还让不让我把话说完!”
其实他也不怪手下这些人如此激动。
隨著先进科技涌入军事方面,海陆空三军都是一天一个样,不论是武器还是训练,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更先进的技术涌现。
而伴隨科技发展,战爭打法也逐渐改变。
就拿飞行员来说,以前是经验越丰富,能力越强,而现在,因为ai辅助、无人机配合等等,使得承受能力和反应能力越强的人,能力越突出。
经验在科技的压迫下,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ai辅助下,失误率被压到很低,而这时候,在承受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一名只能操纵5架无人机的飞行员,几乎找不到战胜一名能操纵7架飞行员的希望。
如此,当冒出一名可以操纵10架无人机並且承受时间能达到2小时的飞行员,可想而知,对方將在空战中发挥出多么强大的作用。
这样的人,完全就是二十世纪的兵王,万里挑一的战神!
三人安静下来,李怀远才再次开口。
“记录是刷新在南大战区,但不是在空军基地,那人也不是南大战区空军的人,不会加入空军任何力量,所以你们就死了这条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