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领着他的庞大军队如汹涌的波涛般杀来。九十万飞熊军、八十万长弓兵以及一百三十万枪盾兵,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直逼梁军大营。
诸葛亮站在营帐内,望着如雪片般飞来的情报,不禁摇头叹息:“这董卓倒也有些见识,知道集中兵力攻打我们的弱点。只可惜他的实力与野心并不匹配,恐怕这场战斗对他来说将是一场悲剧。”
秦子玉苦笑着附和道:“是啊,陌刀军团这次又要面临一场艰苦的战斗了。有九十万飞熊军在旁虎视眈眈,梁军的处境实在是太被动了。”
然而,诸葛亮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他冷静地分析着局势,决定以不变应万变。陌刀军团已经重建完毕,实力不容小觑,完全有能力应对董卓的挑战。
秦子玉站在高处,俯瞰着即将展开战斗的战场,心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他知道,陌刀军团的任务非常明确——只需坚持三十分钟,就能为攻占宕昌的队伍争取到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顺利参加合围。
只要董卓无法迅速结束战斗,梁军的后续部队就会源源不断地抵达集结点,最终形成一道严密的封锁线,将目标区域彻底困住。
秦子玉并没有过多地干涉李嗣业的指挥,而是选择了站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战局的发展。他相信李嗣业的军事才能,也相信陌刀军团的实力。
然而,与秦子玉的冷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贾似露对这场战斗显得有些不耐烦。她已经陪着秦子玉征战了一个多月,对于大军日复一日的重复行动感到十分厌倦。
“夫君,这董卓军简直就是不堪一击,”贾似露不满地抱怨道,“咱们俩联手,弹指之间就能让他们灰飞烟灭。何必还要如此大费周章呢?”
秦子玉转过身,严肃地看着贾似露,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她的提议:“夫人,战争并非儿戏,我们必须按照既定的战略行事。任何人都不得擅自行动,否则军法处置,定斩不饶!”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让贾似露不禁为之一震。她意识到秦子玉对于这场战斗的重视程度,以及他对军纪的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