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天还表演吗?\"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在台下大声问道。
严大成擦了擦汗,笑着说:\"接下来几天,我上午两场下午两场,要把兴州的大商场都跑遍呢!欢迎大家跟着大成的音乐,一起嗨起来!\"
他这话一出,台下顿时炸开了锅。几个小姑娘凑在一起叽叽喳喳:\"明天我们还来看吧!要不咱们凑钱给大成哥买束花?我认识一家花店......\"
徐大志在边上听着这些议论,心里既高兴又有点酸溜溜的。
他暗暗心想:\"早知道这么受欢迎,我自己上去唱得了,还能省一笔演出费。\"
不过徐大志转念一想,自己那破锣嗓子,真要上台估计能把顾客都吓跑。再说了,这一天跑好几个场子,累都累死了,还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吧。
看着严大成在台上卖力表演的样子,徐大志心中把合同又确认了一遍——还好签的是长期合作,要不然这么火的演员,分分钟就会被别的专业公司挖走了。
徐大志在社会上混了这么多年,早就明白一个道理:光靠嘴上说的\"兄弟情谊互相照应\"是行不通的。这年头,没有白纸黑字的合同约束,再好的交情也经不起利益的考验。
所以第一次跟严大成谈合作的时候,徐大志就把话摊开来说明白了。他详细地给严大成讲解怎么包装艺人、怎么打造人设、有哪些行业规则需要注意。最关键的收益分成这一块,徐大志主动让出了大头——他把收益的绝大部分都给了严大成。
其实徐大志这么做是有原因的。他很自信以后手底下不缺艺人,也不指望靠严大成一个人吃饭。与其斤斤计较那点分成,不如把实惠都给到歌手本人。这样一来,严大成既能赚到钱,又能感受到合作的诚意,双方的合作关系自然就能长久维持下去。
徐大志深谙这个道理:只有让合作伙伴真正得到好处,生意才能做得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