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明凑近王生贵耳边:“这相当于把全区电子产业盘活了。”
窗外忽然传来喧哗。
秘书匆匆进来汇报:“区长,两家电子厂的工人听说消息,派代表来了。”
王生贵皱眉:“让他们派两个代表上来。”
不多时,两个穿着工装的中年人拘谨地走进来。
年长的那个徐大志认识——红光电子厂的八级技工老杨,技术比武拿过全省第一。
“领导们,”
老杨搓着粗糙的手掌,“我们听说厂子要改制,就想知道往后这饭碗还端不端得稳?”
李文达抢先开口:“如果昌盛接手,我们会择优录用”
“怎么个择优法?”
老杨追问,“俺在厂里干了二十年,就会车零件。
那些岛国机器,见都没见过。”
徐大志起身握住老杨的手:“杨师傅,您带的徒弟现在是我们厂技术骨干。
要是合并了,想请您当技术顾问。”
老杨眼眶霎时红了:“徐总还记得俺?”
“我对大家都熟悉呀。”
徐大志转身面向领导,“工人师傅们的技术是宝贵财富,改制不该把他们改没了。”
王生贵若有所思地点头。
这时楼下突然传来更大的喧哗,隐约听见“我们要吃饭”
的喊声。
周建国走到窗边一看,倒吸凉气:“好家伙,来了百十号人!”
李文达下意识后退半步。
徐大志却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三月春风裹着工人们的期盼扑面而来。
他深吸一口气,突然扯开嗓子:
“杨师傅!
告诉大伙儿,我徐大志要是接下厂子,第一个月就全工资,欠薪每月补偿直至完!”
楼下静了一瞬,随即爆出欢呼。
老杨颤声问:“徐总,这话当真?”
“白纸黑字写进合同!”
徐大志声音斩钉截铁。
回到座位时,他现三位领导的眼神都变了。
王生贵把烟头摁灭:“这样吧,招标方案我们再研究。
不过小徐啊,你这魄力让我想起农村搞分田到户”
从区府大院出来时,夕阳把徐大志的影子拉得老长。
他知道今天这步棋走对了——外资再好,终究不如知根知底的本地企业。
不过李文达的出现让他警觉,这事还得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