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2月31日,农历十一月十一,星期四。
宜:打扫、理、签订合同、交易、开业、栽种、安床、安葬、挂匾、修造、拆卸、开光。
忌:结婚、搬家、搬新房、祈福。
明天就是新年了,办事处成立也有段日子了。
元旦这天,办事处计划放假一天,可徐大志压根没打算休息。
他心里盘算着,得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谋划谋划,一定要把兴州电子厂和镜湖酒厂拖欠的那笔营销提成给要回来——那可是好几十万呢,够给员工们好几年的工资和奖金了!
晚上,兴州大酒店最豪华的包间里灯火通明。
徐大志大咧咧地坐在员工那个大包厢的主位上,脸上堆满了笑容,任谁都看不出他这段时间为了讨债的事有不开心。
他甚至在盘算着,要是能把这两家厂子早点接收过来就好了。
不过这些烦心事都是他这个当老板的该操心的,没必要让员工们跟着愁。
"
来来来,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
"
徐大志笑眯眯地从黄明抱着的公文包里掏出一叠红包,"
这是我的一点小心意,不算年终奖啊,就是图个新年吉利。
"
红包下去的时候,整个包间都沸腾了。
邹英拿到最厚的那个,足足五百块——顶普通员工十个月工资了。
这姑娘跟着他东奔西跑,确实不容易。
丁霞、徐招娣几个骨干每人两百,表现不错的钱满山和关红也拿了一百。
其他员工都是五十,就连兼职的黄明也有一份。
"
老板,这也太够意思了!
"
有人激动得声音都抖。
要知道在其他单位,能按时工资就不错了,哪听说新年前夕还红包的?
最让人眼红的是严大成,他那个红包很厚,直接一个文件档案袋了。
跟着他勤工俭学的八人舞蹈队,徐大志特意给每个队员都包了一百块。
十六个人的小公司,加上严大成九人,硬是被徐大志搞得跟过年似的热闹。
看着大家兴高采烈的样子,徐大志心里也舒坦了些。
他端起酒杯心想:要是能把那几十万要回来,非得给大伙儿个更大的红包不可!
新年快到了,包厢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徐大志端起酒杯站了起来。
他今天穿得很随意,一点老板架子都没有,笑呵呵地说:"
各位兄弟姐妹,辛苦了啊!
我知道大家出来工作都为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所以呢,我们公司除了按时给大家工资之外,今天我给大家都准备了个新年红包,钱不多就是个心意而已啊。
"
底下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和掌声,有人起哄道:"
徐总威武!
"
徐大志摆摆手,接着说:"
明年咱们要大干一场!
我已经联系了好几家新客户,宣传推广也会加大力度。
我在这儿给大家交个底——哪个组接的单子多,完成得好,那个组就能拿到更多项目提成!
"
他喝了口酒,脸色微红:"
我这个人实在,不会画大饼。
就一句话,在我这儿干活,只要你肯出力,我保证让你拿到手的钱,比你想象的还要多!
你们的每一分辛苦,都会体现在工资和奖金上!
"
"
谢谢徐总!
徐总大气!
"
马仪他们激动地喊着,袁军和周武他们直接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坐在角落的金国龙也笑着举杯。
他刚来公司不久,原本还担心小公司规矩多,没想到氛围这么轻松。
看着徐大志跟钱满山他们打成一片的样子,他暗自点头:这老板靠谱!
徐大志心里门儿清:打工图啥?不就是图个钱嘛!
跟员工谈理想谈情怀都是虚的,真金白银最实在。
只要钱给到位,就没有干不好的活。
这不,一顿饭的功夫,新老员工都熟络起来,有说有笑的,哪还分什么老板员工的?
隔壁包厢里坐的都是市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本来袁副市长要亲自来的,但他晚上还有个重要饭局,就派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大秘书周清风代表他来捧场。
来的人可都是各行各业的"
一把手"
:市电视台的台长裘大生带着编导罗古风和广告部主任秦季;市报社的社长叶汉民和广告部主任马俊军;还有工商局的郑振华局长、质监局的俞建设局长、邮电局的杨国军局长。
最有趣的是,连杨局长堂妹妹夫——市团委副书记王生贵也来了。
让人意外的是,除了国强电子批市场的赵斌董事长,徐大志还特意请来了三位"
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