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有危险?”
“怕什么!郑掌班是个太监,那董锋自然也......”
“胡说八道什么!”阿雕羞恼地反驳,“那是演的!董锋他不是太监!”
“哦~~~”室友们故意拉长声音,脸上写满了“懂的都懂”的调侃,“知道不是太监啦!毕竟某些人的‘美人计’可是成功过的哦~”
“就是就是!电影里这么凶,现实里连美人计都扛不住!阿雕,这还不赶紧趁热打铁,一举拿下?”
“我们可都等着好消息呢!要是你不会,晚上咱们回宿舍,大姐姐们好好教教你......”
“滚滚滚!”阿雕被调侃得耳根微微泛红,异性的骚话她可以完全免疫,同性的调侃却让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
然而,正如阳光越盛,阴影越浓。在一片赞誉声中,一些刺耳的杂音也开始在网络的一些角落里蔓延开来。
带头挑事的,依然是那个以“众人皆醉我独醒”自居的《觉醒周报》。他们接连发表了几篇看似“客观分析”,实则夹带大量私货的报道。
《深度解构:〈修罗刀2〉动作设计与霓轰剑戟片‘杀阵’的惊人相似性》
《‘真功夫’还是‘真模仿’?论流星锤技法与霓轰忍器‘锁镰’的渊源》
《学术争议:被创造的传统——‘华夏武术’概念是否一个现代骗局?》
这些文章巧妙地避开了正面否定电影质量,而是采用一种看似理性探讨的方式,不断强调片中的动作设计与霓轰“杀阵”形式相似,极力渲染流星锤等奇门兵器与霓轰忍术用具的“同源性”,并再次老调重弹,质疑华夏武术传承的真实性与独立性。
这些论调凭借其煽动性和迷惑性,在一些特定群体和不明真相的路人中悄然扩散。
“我就说嘛,打得好看出戏,原来是学的霓轰。”
“华夏本来就没有真正能打的武术,都是表演,电影里肯定是借鉴国外的。”
“唉,还以为真是咱们自己的东西,白高兴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