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到时候西班牙在海陆空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哪怕面对英德联手,也不至于完全没有反抗的能力。
甚至如果能够击溃英国的海军,再威胁英国的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相信英国会比俄国更快投降,除非他们愿意失去所有殖民地。
实际上,此时的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也清楚地意识到了,英国已经站到了十字路口,是时候要选择前进的方向了。
可选择的方向并不多,要么继续保持中立,要么就得加入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一个。
可不管加入其中哪一方,对英国来说似乎都不是那么合适。加入法俄协约符合英国地区平衡政策的追求,但如果法国重新打败了德国,欧洲局势是否会因此而失衡呢?
别忘了在伊比利亚半岛还有一个英国极其讨厌的国家,正是西班牙让英国近几年遭受了无与伦比的动荡,民众甚至因此产生了对政府的怀疑和不满。
要是让法国重新成为欧洲霸主,再加上西班牙这个新的敌人,英国在地中海的局势将变得举步维艰。
帮助德国打败法国看起来同样也是糟糕的选择。德国已经在普法战争中打败过法国一次了,要是再来一次,法国还有抵抗德国的信心吗?
没了法国抵挡德国的扩张,英国就得自己上了,这对英国来说可是个十足的坏消息。
正当阿斯奎斯首相对这些选择感到为难的时候,在爱德华七世葬礼结束后的宴会上,西班牙外交大臣聚集了好几位欧洲非两大军事集团国家的政府高层,并且提出了签订一份中立条约的提议。
西班牙外交大臣威廉提议,用一份中立条约来限制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张,避免欧洲遭受大规模的战争影响。
威廉还承诺,加入中立条约的国家应当互相认可对方的中立性,避免过度偏向某一个军事集团。
如果签署中立条约的国家遭到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入侵,其余中立国家应当进行一定的物资支持,来确保欧洲局势的稳定,保护众多中小国家的利益。
西班牙外交大臣威廉的提议对于许多欧洲中小国家来说,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选择两大军事集团固然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但这也代表着要和其他的列强为敌,风险同样也是巨大的。
虽然有一些国家秉持着高风险高回报的原则,但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他们还是想要比较安稳和平的环境的,毕竟战争只会带来伤痛和损失。
为了确保中立条约的合法性,西班牙外交大臣还邀请英国政府共同加入中立国家行列,并且由英国和西班牙共同保护这些签署中立条约的国家。
这样的秩序维护者的角色,很明显就是用来刷声望的。两大军事集团纵使再强大,也大概率不会失了智一般疯狂进攻其他的中立国家。
毕竟大部分国家都是君主制,大家都是欧洲贵族体系中的一员,还是要讲一些规矩的。
不讲规矩的会遭到大家的排斥,就算能够赢得战争,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的结果。
对于西班牙所提议的中立国家条约的事情,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还是比较心动的。
签署中立条约能够避免波及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让英国有着更多的时间可以观察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局势,最终选择比较弱的那一方加入。
另外,还能通过中立国家秩序维护者的角色,来为英国政府刷一刷好感。
之前英国在南非地区对布尔人的屠杀,引起了欧洲社会的不满,这也让英国的国际威望及影响力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面对这样一个提高国际威望和影响力的机会,英国政府自然是不愿意错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