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俄的同盟来说,是有一个明显缺陷的,那就是三国同盟各自挨在一起,更容易导致关于领土方面的争端。
法国和俄国中间夹着一个德国,俄国没有任何海外殖民地,自然也不可能和法国之间有着冲突。
要说法国和俄国的冲突,那还得追溯到一百年前的拿破仑时期。当时的拿破仑征服了大半个欧洲,最终在俄国遭遇了滑铁卢。
虽然法国人崇拜拿破仑,但这不代表他们就要仇视打败拿破仑的俄国。
拿破仑在俄国遭遇了滑铁卢不假,但当时对抗法国的几乎是整个欧洲,总不可能将整个欧洲都仇视吧?
更何况,拿破仑时期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上百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法国和俄国又没什么仇怨,自然已经往事烟消云散。
和法国与俄国之间的良好关系不同,德国所组建的三国同盟,各自都是有着一定的冲突与争端的。
德国和奥匈帝国自然不用多说,这两个国家在数十年前还在进行德意志地区的争霸,双方更是维持了上百年的死对头,关系直到普鲁士打败法国才有了一定的好转。
德国和意大利之间虽然没有争端和冲突,但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可是有不小的冲突的。
这还不得不提到意大利的统一历史。在意大利统一之前,亚平宁半岛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数个邦国。
除了这些邦国之外,意大利十分重要和繁华的罗马以及威尼托,分别掌控在法国和奥地利的手中。
理论上来说,统一意大利地区的难度丝毫不亚于统一德意志地区,因为这两项任务要面对的是同样的敌人,那就是强大的奥匈帝国和法国。
好巧不巧,意大利和普鲁士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进行这两个任务的,这也导致意大利几乎处于躺赢的状态,因为奥匈帝国和法国需要率先应对来自普鲁士的威胁。
但不管怎么说,在意大利的统一过程中,意大利是和奥匈帝国结下了梁子的。
为了拿回威尼托地区,意大利还和奥匈帝国爆发了一场战争。只不过当时的奥匈帝国为了应对普鲁士,最终在意大利地区选择了撤兵,这也是意大利打败了奥匈帝国,统一了意大利北部的原因。
意大利在这场战争中拿下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南蒂罗尔,这也导致了奥匈帝国的强烈不满。
也就是现在两国结盟了,要不然奥匈帝国肯定还会对南蒂罗尔有着想法。
同盟的关系虽然能够掩盖各自的不满,但这并不代表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之间的冲突和竞争就被解决。
这次的事件更像是一个导火索,如同之前三皇同盟时期奥匈帝国和俄国对于巴尔干半岛的争端一样,都是有可能因此分裂整个同盟的。
德国政府当然也明白这样的争吵对同盟的破坏有多大。原本可能两国政府注意不到的一些问题,在争吵中全部会被提出来。
要是任由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这样争吵下去,恐怕巴尔干战争还没有结束,三国同盟的关系率先要结束了。
此时又不像是三皇同盟时期。三皇同盟时期是有两个超级列强的,德国和俄国又是邻居,注定不可能保持长期的盟友关系。
这也是德国最终选择了奥匈帝国,并且逐渐与俄国为敌的原因。
但此时不同。三国同盟只有德国这一个超级列强,剩下的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虽然有强有弱,但总体上来说是一个级别的。奥匈帝国的陆军更强一点,意大利的海军更强一点,仅此而已。
对于德国来说,他们还不能放弃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其中的任何一个盟国。
奥匈帝国能够帮助德国对抗俄国,分担俄国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