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塞尔维亚希望获得保加利亚的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抵御奥匈帝国的入侵。而保加利亚则希望联合塞尔维亚对抗奥斯曼帝国,从而获得南部的更多土地。
因为各取所需的原因,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可谓是一拍即合,他们只用了短短数天的时间就签订了这份军事同盟条约,并且迫不及待的开始整军备战。
当然,两国的整军备战并不是为了应对奥匈帝国,而是为了抢夺奥斯曼帝国的大片领土。
此时巴尔干岛的疆域和后世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阿尔巴尼亚还没有从奥斯曼帝国的掌控下独立,奥斯曼帝国还掌控着大片的欧洲领土,这也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应对奥斯曼帝国,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还计划拉上希腊,共同瓜分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大片领土。
哪怕是将这大片领土平均分配,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也能各自将自己的国土面积扩张一大半。
这对于地小人少的巴尔干诸国来说,简直是一次不容错过的大好时机。
果不其然,当希腊得知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进攻奥斯曼帝国的计划之后,他们毫不犹豫的就加入了进来。
此时没有加入同盟的巴尔干国家就只剩下罗马尼亚和黑山。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间隔着保加利亚,他们是不可能在这次作战中获得土地的,这也是罗马尼亚对这次行动不感兴趣的原因。
而黑山虽然领土和人口在巴尔干诸国中都是最少的,但他们还是积极游说巴尔干诸国,最终加入了同盟当中。
也正是在黑山公国正式加入同盟之后,原本的塞保同盟正式演变为巴尔干同盟。
除了罗马尼亚之外的所有巴尔干国家都加入了这份同盟当中,这也让为首的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十分自信,他们认为借助同盟的力量已经可以轻松击溃奥斯曼帝国,这次行动将让他们的领土和人口大幅度提升,未来也有更大的底气对抗巴尔干半岛之外的威胁。
在奥匈帝国的压力之下,巴尔干同盟就这么迅速的组建了起来。
虽然巴尔干同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夺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领土,但他们同样也存有抵御以奥匈帝国为首的巴尔干半岛之外的威胁的目的。
巴尔干同盟的诸国进行了数天的商议,为了防止战争被欧洲列强强行干涉,为了能够打下奥斯曼帝国更多的领土,他们决定迅速对奥斯曼帝国宣战,先将胜利的果实拿到手再说。
于是乎,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就这么爆发了。
当卡洛得知巴尔干半岛爆发战争的时候,他和胡安·费尔南多王子正在葡萄牙视察一家大型食品加工厂的建设情况。
这家食品加工厂是西班牙资本投资建立的,建成之后可以提供数千个工作岗位,创造数百万比塞塔的经济价值。
对于葡萄牙政府来说,这样的工厂是十分重要的。葡萄牙本身没有太多的工业基础,他们想要改善国内的经济,也就只能寄希望于西班牙资本的投资。
好在两个国家合并之后,西班牙的资本也增大了投资葡萄牙的兴趣。虽然葡萄牙的矿产资源相较西班牙来说更加贫瘠,但葡萄牙的用人成本是比较低的,建造一些食品类的加工厂还是完全可以的。
除了投资工厂之外,西班牙的一些贵族也选择前往葡萄牙投资农业。葡萄牙所拥有的大片平原不管是用来开垦耕地还是进行畜牧,都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葡萄牙相较于西班牙来说,也能算得上是地广人稀。葡萄牙国内仍然拥有大片未经开发的土地,与其让这些土地继续荒废,倒不如出售或者出租给西班牙的资本,让他们进行农业方面的开发。
虽然巴尔干战争的爆发不在卡洛的计划之中,但卡洛对此却毫不意外。此时的欧洲局势相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