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泰晤士报》也表达了自己的反对和批评态度,认为加冕为印度女皇是维多利亚女王自大且狂妄的表现,背弃了英国宪法的原则。
约翰F迪金森则公开表示头衔法案完全是维多利亚女王个人意志对集体意志的损害,女皇头衔从法律上确定了印度对英国的臣属关系,会加剧印度和英国的矛盾。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同时,这也会从法律上确定大英帝国走向新一轮的扩张,是大多数英国人不愿意看到的。法案导致的个人诉求高于公众利益将会摧毁大英帝国。
他认为,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原则越少越简单,起到的效果就会更好。越是在帝国繁盛之际,就应该要越紧缩对印度的政策。
“新王冠,旧女王”漫画也成了英国政府和民众热烈讨论的话题,引起的轰动更是盖过了维多利亚女王加冕印度女皇这件事本身。
之所以引起了大量官员和民主人士的反对,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民众对于权威两个字的关注。
大英帝国拥有远超其他国家规模的殖民地,但殖民地与大英帝国之间并非完全的恭顺和忠诚。
美国曾经也是英国的殖民地,但后来却选择了独立。这也代表了一件事,那就是殖民地的民众并非完全效忠于大英帝国,他们对大英帝国也是有着自己的考虑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是否会引起包括印度殖民地在内的多个殖民地不满,是英国一些官员和议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大英帝国和维多利亚女王的权威是否凌驾于殖民地之上?大英帝国是否对殖民地长有完全的控制权?是否应该加大对殖民地的掌控力?
这些问题同样也是英国两大政党和大量议员讨论的关键,也是引起英国国内轰动的原因。
但很显然,光是这些讨论无法动摇维多利亚女王本身。
从这些反对的议员无法阻止法案的通过就能够看出,首相迪斯雷利和维多利亚女王对于大英帝国掌控印度皇位都是愿意看到的。
1877年1月1日,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的典礼在印度正式举行。
虽然国内有很多声音反对,但英国政府对于这场加冕典礼还是相当重视的。
首相迪斯雷利更是亲至加冕现场,印度殖民政府也为女王准备了相当盛大的典礼现场和大量的群众演员。
不管印度人对于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冕是怎样的反应,总之在维多利亚女王加冕当天,有超过十万名印度人热烈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冕,更是高呼女皇陛下万岁!
对于印度殖民政府准备的热闹场面,维多利亚女王更是满意不止。加冕为女皇也算了却了她的一番心愿,看向印度总督的眼神也相当满意和赞赏。
对于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冕,卡洛并未有过多的重视。这个皇位对维多利亚女王来说反而是一个污点,有没有皇位对维多利亚女王并没有任何加成。
没有印度皇位,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开创了大英帝国最为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也是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的黄金时期。
好在这个污点也不算太过严重,更不会在英国国内对维多利亚女王的声誉造成影响。
相较于维多利亚女王的皇位,卡洛更感兴趣的是巴尔干局势的发展。
英国政府之所以放心的举行加冕典礼,原因也正是俄国在巴尔干半岛没有太大的行动。
巴尔干半岛的战争仍然是奥斯曼帝国和几个争取独立的民族之间的战争,俄国目前还处于暗中支持的阶段。
通过和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