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崇祯十四年的初夏,中原大地,酷热如焚。
但比这天气更炙热的,是战争的阴云。
“闯王”李自成,在潼关大破明军主力,阵斩三边总督孙传庭之后,整个关中,已尽为其有。数十万“大顺军”兵锋正盛,号称百万,东出函谷,饮马黄河,大有席卷天下之势。其前锋大将刘宗敏,更是连克数城,兵锋已直指中原最重要的战略枢纽——开封。
一时间,整个河南,官逃民散,府库空虚,人心惶惶,仿佛只待那最后的“天命”降临,便要改朝换代。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开封这座古老的都城,将再次在流寇的铁蹄下呻吟之时。
一支来自北方的钢铁洪流,却以一种,完全不符合这个时代逻辑的速度,抢先一步抵达了战场。
……
当李睿率领着他那支,由火车运送而来的五万“镇辽军”,兵不血刃地,接管了开封的城防时。这座城市,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城墙之上,河南巡抚,和一众早已吓破了胆的文武官员,看着城下那支,军容严整得,如同从另一个世界走来的军队,他们的心中,五味杂陈。
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有对强援到来的依赖,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未知力量的,深深的敬畏与不安。
他们发现,自己对这支名义上的“友军”,竟然一无所知。
李睿没有理会这些,早已被吓破了胆的地方官僚。
他甚至没有,入住巡抚为他准备的奢华的行辕。
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以“剿匪总指挥”的名义,颁布了全城军管令。
镇辽军的士兵,如同最高效的机器,迅速地,接管了开封的四门防务、武库、以及……最重要的,漕运码头。
紧接着他便将自己的总指挥部,直接设在了,开封城外那片因为流民大量涌入,而变得混乱不堪的,难民营之中。
这个举动让所有开封的官僚士绅,都大跌眼镜。
他们想不通,这位如今权势滔天的年轻总兵,为何要放弃城内的舒适,而去与那些,肮脏、卑贱的“泥腿子”,混在一起?
然而,当他们,看到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时,他们才终于明白,这个年轻人,究竟,有多么的可怕。
……
开封城外,龙亭湖畔。
这里,曾经是宋代皇宫的遗址,风景秀美。但此刻,却早已被数以十万计的、从河南各地,逃难而来的灾民,所占据。
窝棚遍地,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绝望的酸臭味。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因为饥饿和疾病,而无声无息地倒下。
这里是人间地狱。
但今天神迹降临了。
“开仓放粮!!!”
随着一声,洪亮无比的吆喝!
一列,由数个“钢铁巨兽”(蒸汽机车)牵引的望不到头的火车,缓缓地驶入了镇辽军工兵营,连夜铺设好的临时车站!
车厢的门被缓缓打开。
露出的不是兵器,也不是士兵。
而是一袋又一袋,堆积如山的,金灿灿的玉米和圆滚滚的土豆!
数百万石的粮食,如同真正的“粮山”,以一种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出现在了所有早已被饥饿,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灾民面前!
“是……是粮食!!”
“老天爷啊!我不是在做梦吧?!”
在短暂的死寂之后,整个难民营,爆发出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与欢呼!
无数的灾民,如同看到了救命稻草的溺水者,疯了一般,向着那座“粮山”猛扑了过去!
然而迎接他们的不是混乱和哄抢。
而是一排,由数千名镇辽军士兵,组成的,冰冷的钢铁防线!
“所有人,后退!!”
“排好队!!”
“凡有敢于冲击军阵,哄抢粮草者……”
“——杀无赦!!”
冰冷的枪口,和那股子,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铁血煞气,瞬间就震慑住了,所有骚动的人群。
紧接着,李睿亲自站上了那座“粮山”的顶端。
他向着下方那数十万,充满了渴望与恐惧的眼睛,发表了他那篇,足以改变中原民心的“开封宣言”。
……
当李睿,在开封城外,大搞“仁政”,收买人心之时。
驻守在洛阳的“大顺军”前锋主将——刘宗敏,正因为攻克了这座千年古都,而志得意满。
他将自己的帅府,设在了,华丽的福王府内。每日饮酒作乐,拷掠城中的富商官僚,不亦乐乎。
在他看来,整个河南,已是他的囊中之物。至于那个,龟缩在开封城里的李睿,不过是下一个,即将被他碾碎的孙传庭而已。
“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