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二年的春天,当江南的新稻在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之时,一支规模不大却足以让整个东亚都为之侧目的“大明皇家访问舰队”,从松江府的吴淞口正式扬帆起航。
舰队的旗舰是那艘刚刚完成了全面升级和海试的“镇远号”铁甲舰,它的两侧是四艘同样装备了新式“赤龙”炮和蒸汽辅助动力的“鹰”级驱逐舰。这支小小的舰队虽然只有五艘战舰,但它们所代表的却是这个时代工业文明所能达到的最高战力。
而率领这支舰队的正是如今权倾天下,身兼辽西总兵、山东剿匪总指挥、总理盐关海市大臣、皇家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皇家海军总司令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大明王朝实际上的“无冕之王”李睿。他要亲自出使东瀛。
这个消息一出,无论是京城的朝堂还是江南的士林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总司令大人,万万不可啊!”
新成立的海军部内以郑芝龙、施琅为首的一众将领几乎是集体跪在了李睿的面前。
“东瀛乃蛮夷之地,其民性情狡诈,狼子野心。”郑芝龙的声音充满了忧虑,“您乃万金之躯,是我大明海军的定海神针,岂能亲身犯险深入虎穴?”
“是啊大人!”施琅也急切地劝道,“那东瀛幕府新近刚刚颁布了‘锁国令’,严禁一切外来船只靠岸。
我等若是贸然前往必然会遭到他们的攻击,刀剑无眼,万一……”
他们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在他们看来李睿此举实在是太过冒险了。
然而李睿却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们。
“你们觉得我这次去东瀛是为了什么?”他缓缓地开口问道。
“自然是为了敲开他们的国门与他们通商贸易。”郑芝龙下意识地回答。这也是李睿向朝廷公开上奏的理由。
“通商?”李睿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有些心寒的冰冷的嘲讽。“你们不会真的以为我会看得上他们那点小小的生意吧?”
他缓缓地站起身走到了那副巨大的世界舆图前。他的手指在地图上那片狭长而又孤悬海外的岛国之上轻轻地敲了敲。
“你们只看到了东瀛的白银和铜矿,而我看到的却是悬在我们头顶之上的一把最锋利也最危险的尖刀。”他的声音变得凝重起来,“诸位都是常年在海上讨生活的人,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一个统一了的并且拥有强大野心的岛国对于一个大陆国家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它就像是一头潜伏在你家门口的饥饿的恶狼,随时都会在你最虚弱的时候扑上来咬断你的喉咙。”
“历史上前朝的倭寇之乱殷鉴不远。而现在,”他的眼中闪烁着如同先知般洞穿了未来的光芒,“这头恶狼已经再次统一了它的狼群,并且正在磨砺着它的獠牙。
如果我们现在不去打断它的脊梁,不去敲碎它的牙齿,不去将它彻底地变成一条只会向我们摇尾乞怜的哈巴狗,那么在未来一百年、两百年之后,当我们的子孙后代再次因为某些原因而陷入衰弱之时,这头恶狼必将再次扑向我们这片富饶的土地。到那时所造成的灾难将是今日‘登莱之乱’的百倍千倍。”
一番话说得是石破天惊。整个议事厅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郑芝龙和施琅等人都被李睿这番充满了历史纵深感和地缘政治远见的“千年国策”给彻底地镇住了。
他们第一次发现自己和眼前这个年轻人之间在格局和眼界上的巨大差距。他们想的只是这一代人的生意和荣耀,而对方想的却是这个民族未来千秋万代的安危。
“那大人您的意思是……”施琅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我的意思很简单。”李睿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充满了“真理”意味的冰冷的弧度。“我这次去不是去跟他们‘谈’生意的,我是去‘教’他们如何与一个更高级的文明做生意。
如果他们愿意体面地接受我们的‘教导’,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他们不愿意,”他缓缓地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海军将领,“那我就只能用我的‘镇远’大炮来帮助他们不体面地接受‘物理说服’了。”
……
半个月后东瀛江户湾外海,当李睿的“铁甲访问舰队”如同五座从异世界穿越而来的钢铁巨兽第一次出现在这片还处于木帆船时代的平静的海湾之上时,整个江户城都为之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无论是港口内那些负责巡逻的幕府水军还是江户城天守阁之上那位刚刚才用铁腕统一了整个东瀛正志得意满的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呆若木鸡。
他们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死死地盯着那五艘通体由钢铁包裹、没有一片船帆、船尾还冒着滚滚黑烟的“海上怪物”,脸上写满了无尽的惊骇与恐惧。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自己究竟看到了什么。
“那是什么鬼东西?”
“是传说中的西洋‘黑船’吗?”
“不!比黑船还要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