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也是太后母族,云家的姻亲。
如今局势是,皇帝表面支持太子,可也只是碍于大局,不得已为之。从他三五不时对太子斥责,只要眼睛不瞎的人便能看出。
皇后必然是支持太子,毕竟自己亲生的皇子,而太后虽说没有明面上支持哪位皇子,可从她频频对八皇妃赏赐来看,应当支持的是八皇子。
八皇子虽说是纨绔,可谁也不能保证他是不是伪装出来的纨绔,但不管他是不是纨绔,只要他是皇子,生出来的孩子拥有皇室血脉,那么他是不是纨绔也不重要。
八皇妃正是出身邱河林氏,恐怕此举这是想要为八皇子造势,乃至笼络慕容世家与有才之人!
要知晓,他们这些考生,特别是慕容世家之流,日后极有可能成为朝中一员。
太后虽然是世家之首,却也只是北方世族,向来南北正义极广,世族与文人更是多有龃龉,如若能将南方势力握在手中,八皇子离那个位置,距离也会近些。
看来八皇子党派,所谋甚广。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根本不曾掩饰。
确实如凌兄所说一般棘手,毕竟凌家直属皇帝党派,若是赴林家之宴,那么陛下又会怎么想?
萧衍蹙着眉宇,义正严词:“乡试在即,应当悉心钻研,方能对得起陛下厚望!对得起列祖列宗,令尊令堂,乃至先生们的教诲!如何能风花雪月?”
第35章奸臣35
道理是这个道理,若是能推拒,凌兄自然会推拒。
“太后寿辰。”凌兄眼中闪过一丝深意。
林氏以太后寿辰名义邀请,与其说是赴宴,不若说是释放是否加入八皇子这条船上的信号。若是不去赴宴,日后恐怕会被这些人针对,还会落下对太后不敬的话柄,他日借此生事。
凌家虽是皇帝党派,可堂堂太后要想对付凌家,便是皇帝也会被处处受制,而且凌家也没有重要到皇帝需要豁出去的份上,这也是为什么凌家会被受邀的原因所在。
这是威胁也是阳谋。
如若凌兄赴宴,以皇帝的耳目,必然也会知晓,相当于背腹受敌,陷入两难之境。
所以凌兄才会如此为难。
私心,他是不想去蹚这趟浑水,可若不去赴宴,皇帝也难保全凌家,去了话又会被皇帝记恨,自此成为太后党派。
这就是所谓的大神打架,小鬼遭殃,不外如是。不论是太后还是皇帝,两尊大佛,都不是凌家能够得罪。
最主要,即便成为太后党派的人,有‘背主’在前,定然不会走到太后势力中心,只能成为边沿人物,故而凌兄想的是该如何推拒,而非要不要赴宴。
萧衍颔首:“令尊如何作想?”
凌兄苦笑道:“鞭长莫及矣。”
这宴会很是突然,估摸着林氏打的便是措手不及的主意。年轻后辈,总是比那些老油条容易应付,可后辈同时也代表着各自家族的脸面,不论他们做何种选择,最终总会得罪其中一方。
“既然你心意已明,何故这般瞻前顾后?该来的迟早会来,不过是早晚罢了。”
既然已经成为皇帝的人,得罪太后是必然的事,比起太后,皇帝才是如今掌管国家生杀之事,也是他们未来的头顶上司。
至于未来新帝为何人,目前还得有得看,也不一定会是八皇子,毕竟皇帝手中还藏了个五皇子。
凌兄闻言有如醍醐灌顶,“是我多思了,多谢衍弟提点。”
自那后,凌兄也不知在捣鼓什么,竟一连数日未曾过来登门,这让已然适应了的萧宸有些怪不习惯。不过像是在即,两人又投入紧张的备考状态,外界的纷杂也未曾波及到他们。
乡试很快到来,地点位于朱州城贡院,理所当然也更为严格。
待搜检后,萧衍进入号舍,熟练地将案板放下,随后静候发卷。
这回的试题倒很正常,没有再出现什么站队问题,也没有什么该攻还是该守,带有皇帝个人情绪的私心试题,但其中问题也不少。
试题有策论、辞章、政见时务,要求通三经是必然,考教的是考生的记诵能力,更多的还是有关时政问题。
到了乡试这一步,只要能取中便成为举人,也是朝廷官员的预备选,大多数人都卡在童生试,故而此时的试题大多为经时和时论策,以及论诏诰表判等文体,甚至还出现暗含讥讽的试题,其中意图令人深思。
诸如这道试题以《孝》为试题中写到:百善孝为先,以孝治国则安邦千古长。
自古孝道大于天,若单单论孝道,倒也是司空见惯,可如今放眼天下,若是以孝治国,何人最得利?那必然是太后!
这种敏感的时候,谈论孝道,必然有所图!
看来如今皇帝对礼部的掌控有漏,同时也是太后对皇帝的回击。萧衍只感觉这些势力就好像现世的微博,试题为微博,各方势力在其中你来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