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结巴巴地道:“大明,大明还有希望?”
朱厚烨道:“写字台左侧第三个抽屉暗格里有钥匙。”
严世蕃连滚带爬地冲过去,找到钥匙。
“去我的小书房,进门靠墙第三个书架后有个暗门。把暗门后面的箱子拿来。”
严世蕃去了半日,再度出现在房门口的时候,格外狼狈。
但是即便狼狈,他也紧紧地抱着怀里的小箱子不撒手。
朱厚烨道:“这是我的书稿《国家、财富与人民》。你可以抄录几份给张居正送去。相信他能派得上用场。”
张居正如果能得其中精髓,又有这个魄力,当然最好。
如果张居正不行,那就在华夏大地上种下红色的种子。
如果华夏大地能第一个燃起红色火炬,那也不坏。
王松直接下拜:“请问王爷,臣,是否有幸拜读。”
“王松,你既然已经接替赵良,那么统领詹事府和替我整理书稿,都是你的工作。不过,在那之前,你不妨告诉我,隆庆那小子,为什么给赵良下达了怎样的命令,逼得他不得不出此下策?”
第629章第629章
王松的法语并不好,只会基本日常用语,所以这种君前奏对,他只能使用汉语。别人也就算了,反正玛丽是听不懂。她只能根据对方的语气和神色进行判断。
当然,对于王松这种大明宫廷出来的人尖尖,玛丽最多也只能听个语调。
玛丽唯一的感触就是:好帅!
至始至终,她感受到的就是,她的丈夫震慑全场。
另一边,看王松垂头不语,朱厚烨道:“怎么,不想说?”
王松再拜,道:“王爷,不是微臣不想说。而是,而是这本不是微臣亲耳听到的,只是听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提过。”
“冯保?”
冯保也是李芳义子,是李芳安插在裕王府的眼线。
也是极少数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的明朝太监。
“正是。”
“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是。”王松整理了一下语言,道:“冯保曾经与微臣说起,某日,某大臣拜访还在潜邸的皇爷,言及王爷、郡主和琉球。此人再三恳请皇爷,说,说王爷远在荷兰,却将郡主嫁至琉球,必有图谋。”
什么必有图谋,只怕最初的言辞比这个更过分,十有八、九是说朱厚烨自诩正统、觊觎大明皇位。
“还有呢?”
“此人还说,平衡乃是帝王术之精髓。”
“详情。”
“微臣只知,此人说,可用西班牙制衡荷兰,以朝鲜和东瀛制约琉球。”
“朝鲜和东瀛?”
西班牙且不说,远东怪物房,一个还不够,还要两个?
“是的,王爷。此人说,如今的琉球王国乃是东洋第一大国、也是东洋第一强国,若是王爷对大明忠诚如一,自然是好事,否则……”
否则琉球就会第一个侵犯大明沿海,就跟倭寇一样。
王松不敢继续往下说。
沉默蔓延开来。
“那么隆庆呢?他说了什么。”
“皇爷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此人见过隆庆几次?”
王松道:“回王爷的话,皇爷毕竟是长子,长幼有序,即便先帝钟爱已故的景恭王,也不可能枉顾国法家规。而且,当时严相势大,又跟皇爷不对付。所以大臣们有事,都会去王府。”
这几句话,他说得明显迟疑,但是很好理解:去的人不少,次数也不少。
朱厚烨道:“我记得赵良还有一个七十五岁的老母亲,跟着他的侄子过活?”
“是的,陛下。”另外一位内侍答道。
“赵良的年金收益,照旧给他母亲寄去。”
按照大明的法律,赵良做出对朱厚烨下药这么严重的事,即便是死了,也会抄没财产、祸及家人。就是荷兰跟大明隔着茫茫大海,无法将他的家人逮捕,可没收财产是正常操作。
那内侍都不敢接口,他只能道:“陛下……”
这,这个口子可不能开,开了,就坏了规矩。
朱厚烨道:“这里是欧罗巴。”
欧罗巴可不搞株连的那一套。而且,赵良是为了救他,也是为了荷兰,朱厚烨也不能让赵良唯一牵挂的母亲,因为没有收入来源,最后死于贫困。
没办法,明代的弃老现象其实非常严重。
“是,小人遵命,陛下。”
其实到这里,除了玛丽和勒妮王后这两位不懂汉语的,其他人都听明白了。
毕竟,赵良是李芳奉诏特意从自己诸多义子里面挑选出,放在朱厚烨身边的。能命令他的,以前是嘉靖和李芳,而现在,只有隆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