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距离罗马足够遥远,如果不是朱厚烨及时给出了一个合适的理由,之后又马上偃旗息鼓,见好就收,如果当时哈布斯堡家族抓住了机会,让给他们控制住了科隆、美因茨和特里尔三位大主教中的两个,那么,只怕朱厚烨就是没有被送上火刑架荷兰也会陷入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的泥潭。
对于当时孤身一人在欧罗巴的朱厚烨来说,他将面临狂信徒源源不断地刺杀,从此命悬一线。
严世蕃道:“安妮夫人一定愿意跟王爷同生共死。”
秦安道:“男人么,总是希望女人能平平安安地呆在自己的身后。”
正说着,就看见前面走来一个侍从,径直越过两人,走到严嵩面前,道:“严阁下,国王陛下有请。”
第334章密谈
严嵩把妻子交给儿子儿媳妇,自己跟着侍从一路往前赶,沿途就看见欢呼的人群推推搡搡,那些瑞士护卫们把长矛横在胸前,奋力阻拦着,就怕这些人太过兴奋,扑到贵人身上去。
朱厚烨正式迎娶妻子,荷兰拥有王后,意味着荷兰的王权得到巩固;荷兰的王储即将诞生,也意味着民众的好生活会至少再延续二十年。
民众的喜悦,可想而知。
看着这些狂喜到飙泪的平民,严嵩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
他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在大明,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场景。
朱厚烨和玛丽的行程是预定好的,从美因茨大教堂出来,直接去最近的码头登船,然后顺流而下回返无忧宫。
而在回返无忧宫的途中,如果岸边有人向国王和女王夫妇行礼致意,那么朱厚烨和玛丽就要身披皇袍站在船头挥手回应。
当然,有幸被邀请上朱厚烨和玛丽的船的官员,毫无疑问,都是荷兰王国的重臣。甚至因为黄锦离开荷兰之故,大明除了少数几个女官之外,就只有严嵩一个大明人上了这艘船。
严嵩不过是詹事府数以百计的随官中的一位,竟然不是在后头的船上,也不是在岸上跟着船队慢慢走,引起来了诸多的目光。
严嵩端着大明官员的架子,站在人群中,别人跟他攀谈,他依礼待之,别人窃窃私语,他装作不在乎。
如此,一直到船上的晚宴结束后,朱厚烨和玛丽回了各自的舱室,严嵩才得以坐到朱厚烨面前。
“怎么样,这些日子在詹事府可习惯?”
“您给下官出了一个难题。”
如果有事找他,完全可以等他们回到无忧宫,再派个侍从把他从詹事府、或者是他休假的时候,把他叫过去。跟现在这样,让他在众目睽睽之下登上这艘船,只怕到了詹事府,众人看他的目光就不对了。
朱厚烨笑道:“这难得倒你严嵩?”
你在跟我开玩笑吗?
严嵩道:“大王爷,下官终究已经老了。”
他已经五十五岁了。
朱厚烨道:“那又怎样。我敢说,如果你在大明,只要你能帮嘉靖搂钱,又能帮他压制住百官,那他就是让你做上二十年的首辅都不是问题。”
谁不知道,你严嵩活了八十好几。
严嵩心里咯噔一声,道:“大王爷是希望我回大明吗?”
“这要看你自己的意愿。”朱厚烨平静地道,“我只是假设了一下,以你的才能,你在大明能走多远。当然,如果是在荷兰,你最多也只能做到领地大臣一职。以夷制夷,用英格兰人治理英格兰,用荷兰人治理荷兰,是我的用人方式。虽然荷兰也好英格兰也罢,眼下并没有什么国家概念、民族概念。”
严嵩道:“大王爷很关心皇爷。”
他小心地控制着谈话的节奏,既不能夺了朱厚烨的主动权,又不能让自己太过被动。
朱厚烨道:“我关心的是大明的江山社稷。你来的时候,大礼议彻底结束的吗?”
严嵩答道:“大王爷想知道什么?”
“你说呢?”
严嵩想了想,答道:“大王爷,下官只知道,下官离开大明的时候,大礼议之争,余波未歇。”
“那么,依你之见,这场余波,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大明的皇帝跟文官斗法,已经是老传统了。
严嵩当然知道朱厚烨在说什么。
朱厚烨道:“怎么,很难回答吗?”
严嵩道:“请问大王爷,如果知道了答案,您打算做什么呢?”
“如果已经停止,那就算了;如果还在争执,那就支持一下皇帝。”朱厚烨道,“你是亲身经历过的,应该比我更清楚大明的官场是怎么一回事。官员,本应该是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可是你看看大明,皇家带头拖欠官员的俸禄,到如今,皇帝已经跟文官集团针尖对麦芒。如此下去,大明势必会动荡不安,给外族可乘之机。难道要我什么都不做,看着外族再一次包围北京城吗?”
严嵩噗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