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地的平民、小地主和乡绅都驱逐出去,只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用来养绵羊,好从羊毛上获得更多的金钱。
这些破产者就大量涌入伦敦和赫特福德郡这样的大城市、发达地区,有劳动力的会进入工厂,没有劳动力的就只能打零工并依赖济贫院的救济。
即便是朱厚烨的赫特福德郡极力安排,但是依旧有大量的破产者不得不依赖于济贫院的救济以渡过冬天。
虽然济贫院的那点救济,对于伦敦乃至整个英格兰的破产者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但是好歹也是穷人最后的一点安慰。
现在,这最后一点安慰,也是他们在寒冬中最后的一点支撑都要被夺走了,占据总人口超过八成的穷人如何受得了?
更别说,赫特福德郡的人民也无法接受安妮·博林嫁给亨利八世。
在赫特福德郡,人民对安妮·博林的评价两极分化,爱她的人依旧记得她在履行代理领主的期间,每季定期巡视领地、关心领民的日常的种种,坚信她依旧是他们慈爱的领主夫人,恨她的人恨她背叛了朱厚烨,嫁给国王之后,“蛊惑”国王进行见鬼的宗教改革。
这两方的分歧是如此之大,在有心人的挑拨下,直接发展到了聚众械斗的地步。
现在,竟然有人说,安妮·博林并不是出于自愿而嫁给国王亨利八世,而是被魔药控制?
原本约好干架的两方也不打了,直接拿起锄头、钉耙等农具往王宫去了。
这场运动最初被命名为求恩巡礼,因为发动这场运动的人民的主张是:希望国王亨利八世放安妮·博林自由,承认公主玛丽的合法权力,以及恢复旧有的宗教秩序。
但是双方的实力太过悬殊了。
赫特福德郡眼下拥有上百万的人口,加上伦敦的二十万,至少三分之二加入了这场运动。
而亨利八世的常备军就那么几千人,还是当年追随朱厚烨拯救罗马的,他们中间的大部分都知道内情,非常同情安妮·博林。所以在面对这些市民的时候,宫廷的卫兵们直接放下了武器,有的干脆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