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林辰这么一问,王双喜的老脸一红,但还是挺直了腰杆,眼神里透出一股前所未有的光亮。
“林书记,不瞒您说,人嘛,都是会变的。”
他挠了挠头,有些感慨地说道,
“以前我懒,那是因为日子没个盼头。快四十的人了,穷得叮当响,哪个姑娘能看得上我?我寻思着,干不干活不都一样是打光棍儿嘛。”
“可现在不一样了!”
“跟着您干,我瞧见奔头了!我也想多挣点贡献值,年底多分点钱,攒够了钱盖个新房,也讨个媳妇儿回来,正经过日子!”
看着他眼中那股对未来的渴望和憧憬,林辰欣慰地笑了。
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改变。
“好!有志气!”林辰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冲你这番话,我答应你!只要你肯干,踏踏实实地干,这鱼苗我给你多分!以后有什么难处,只要是为了把日子过好,村里也帮你!”
得到林辰的许诺,王双喜激动得满脸通红,连声道谢,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娶上媳妇的好日子。
第二天一大早,
报了名的村民们全都聚集到了清理好的鱼塘边,一辆装着鱼苗的大水车停在旁边,嗡嗡地打着氧气。
李满仓此刻俨然成了现场总指挥,他叉着腰,扯着大嗓门,将自己几十年的养鱼经验倾囊相授。
“都听好了!把鱼苗倒下去的时候动作都给我轻点!这鱼苗娇贵得很,经不起折腾!”
“看我手势,找几个人,把放苗的口子对准水面,让它们自个儿顺着水流游进去!别‘噗通’一下全给倒下去,那得摔死一半!”
“还有,王双喜!你小子分的塘最大,头一个星期,早晚都得过来巡塘,看看水色,注意水温!要是发现有翻白肚的,赶紧捞出来!听见没?”
“欸!好嘞!您就瞧好吧!”王双喜应得比谁都响亮,拿着个大网兜,干劲十足。
随着最后一筐鱼苗被小心翼翼地倾倒入水中,今天最主要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鱼苗入塘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水环境,
村民们在李满仓的嘱咐下,留下几个人负责看护,其余的人便三三两两地散去了。
回去的路上,韩雅悄悄凑到林辰身边,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疑虑说道:
“林辰,你觉不觉得……那个王双喜变得有点儿太突然了?”
林辰正想着后续的事情,闻言笑了笑:
“突然吗?我觉得还不错啊。
常言道,扶贫先扶志,他自己既然有了脱贫致富的志气,这可是大好事,咱们就得支持他、帮助他。”
“你说的这个道理我懂。”
韩雅微微蹙眉,好看的眼睛里闪着一丝不确定,
“可我总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刚才我偷偷观察他,他看鱼塘的眼神……不太对劲,不像是在看自家产业,反而……我总觉得这里面有鬼。”
看着她一脸严肃认真的模样,林辰忍不住失笑,抬手想揉揉她的头发,但伸到一半又觉得不妥,便收了回来,语气温和地说道:
“我看你呀,是最近跟着我跑前跑后,实在太累了,都开始胡思乱想了。
要不这样,明天你带着可可去县里逛逛街,买点新衣服,好好放松放松?村里的事儿有我盯着呢。”
“我才没有胡思乱想!”韩雅有些不满地鼓了鼓腮帮子,
“这叫女人的第六感!女人的第六感可是很准的!”
林辰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把她的提醒太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一个懒汉愿意浪子回头,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应当鼓励,而不是怀疑。
送韩雅回去休息后,林辰的心思又扑到了另一件大事上——山上那片荒地的改造。
之前钱主任答应送来的那批果树苗,已经放了好几天了。
再不种下去,损失会很大。好在钱主任考虑周到,特地留下了一支由林业技术员组成的专业队伍,负责指导村民如何科学种植。
这支队伍的领头人叫苏浩轩,是个三十出头、皮肤黝黑、看起来就很干练的年轻人。
林辰当即找到苏浩轩,两人拿着地图,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研究了一整个晚上,根据山地的土质、坡向和水源情况,仔细规划好了不同果树的种植区域。
第二天,种树大计正式启动。
村民们的热情空前高涨,领了树苗,扛着锄头,在苏浩轩和技术员们的指导下,热火朝天地在规划好的山坡上挖坑、栽树、浇水。
李满仓虽然年纪大了,但也闲不住,在人群里跑前跑后,一会儿帮着扶正树苗,一会儿吆喝着让人把土踩实了,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这时,一个李家的后生突然从山下慌慌张张地跑了上来,他气喘吁吁地冲到李满仓身边,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