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接管手术(二)
韩老师动了动嘴唇,有很多问题没有问出来,她不想让陈远航分心,
不过,此时,她已经彻底地放下了心,这台手术,稳了。
这个时候,线还不能打结,所有缝线穿完后呈“放射状”排列。
接下来,就是把阑尾切掉,只见陈远航手起刀落,在结扎线远端0.5厘米处將阑尾切断。
阑尾落入弯盘,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陈远航一手用无齿镊轻压残端向肠腔內推入,一手同步收紧荷包缝线,让盲肠壁均匀包裹残端。
这个时候一般会有两个人相互配合,但陈远航没让別人帮忙,一个人一手包办了。
线结收紧时肠壁微微凹陷,表明这是一个很完美的手术。
手术即將结束,就要关腹时,陈远航对器械护士说道:“注意清点器械!”
这年头经常会有医护人员把纱布、医疗器械忘到患者的体內,这才有了后来的“三人四次”清点制度。
是人都会犯错,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不会犯这些低级错误,何况这个手术做的还这么快!
这个手术做的这么完美,要是再把东西给缝进去了,那才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因此,关腹前,一定要清点手术器械。
护士数著纱布:“器械清点无误。”
“生理盐水冲洗腹腔!”陈远航吩咐道。
待將腹腔反覆冲洗至清亮,陈远航开始逐层缝合腹膜、肌肉、皮下,最后用黑丝线间断缝合好皮肤。
缝上最后一针,大家不约而同地看了看掛在墙上的钟表,25分钟。
正常三四个小时的阑尾切除术时间,硬生生地被他缩短成25分钟。
好快的男人!
大家眼睁睁地看著他缝上最后一针,打上结,都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外科医学就是一个看实力的行业,没有实力,没有人会看得起你。
而陈远航对自己的手速却不太满意,微微摇头,还是太长时间没上手术台,有点生疏了。
如果算上切开的话,妥妥超过了半个小时。
他的学生要是这个手术,肯定会被他骂一顿。
再次瞩附护士清点手术器械。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还是要注意观察病人刀口渗血情况和感染情况”陈远航又交待了几句护理事项,手术儘管做的很成功,但接下来的护理和抗炎也很关键,这可是一个疑似白血病的病人。
“老师,你到底是哪个医院的”达者为师,尹卫东这次带上了尊称,再次问出了自己心中最想问的。
尹卫东三30岁出头,是韩素芳从地区中心医院挖过来的外科大夫,除了外科刘主任之外,他的技术已经是卫校附属医院中最好的了。
但看到了陈远航一气呵成的手术过程,他真的很感慨,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这个年轻人,简直就是外科之神!
对老师这个称呼,陈远航没有反对,前世,他有很多称呼,主任、院长、教授、大夫.他唯独最喜欢的就是老师这个称呼。
“家里蹲医院!”陈远航开了个玩笑。
家里蹲医院
这是哪里的医院
他看过《加里敦敢死队》,莫不是欧美国家的医院
如果是这样,那就勉强说得通了。
“到底是发达国家的医生,这技术就是好啊!我们啥时候能赶上国外的水平”这年头,大家都崇洋媚外,尹卫东也不例外,他羡慕地说道。
韩素芳在一旁笑骂道:“你別听他鬼扯,你快去给病人家属交待手术情况,等会儿到我办公室,我介绍你们认识!”
“好嘞!等会儿见!”尹卫东走了,临走时,反覆嘱咐陈远航一定要等他,晚上他请客。
反正今天也回不去了,那就蹭他一顿,自己也算是给他帮忙了,也没有让他出专家费跟著韩素芳回到她的办公室。
老太太从抽屉里掏出一个药瓶,倒了两片药塞进嘴里,喝了口水把药片顺了下去,才说道:“说说吧,几个月不见,怎么变得这么厉害了你在乡里和村里经常做手术”
看这话说的,咋这么毫不顾忌
“那到没有,乡里和村里也没这么好的条件!”陈远航刚才在路上就想好了说辞:“老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能不能替我保密”
“保密有啥可保密的”老太太很好奇。
“老师,你一定要替我保密,要不然你打死我,我都不说!”
老太太有些不耐烦:“行行行,我给你保密,你快点说!”
陈远航凑近了一些,老太太有些嫌弃地往后挪了挪凳子:“快说,別搞得神神叻叨的!”
“老师,其实吧,我脑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