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的交并补运算,重点是韦恩图的理解和应用;函数的概念和定义域求解,特别是含有根号和分式的;还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尤其是含参数讨论的题型。”
他每说一个,小林的眼睛就亮一分。这些都是最近正在学的内容,也是他云里雾里、似懂非懂的难点!
“大题呢?大题考什么?”小林迫不及待地追问。
“大题第一道,是集合和简单逻辑的综合应用题,关于班级选课人数的,”林晓努力回忆着,“第二道,是求一个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奇偶性。第三道……是解一个含有参数a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并要求根据a的取值范围讨论解集。”
他尽可能详细地描述着题型,甚至隐约记得最后那道大题,因为参数讨论不完整,他当时被扣了不少分。
小林听得目瞪口呆!太详细了!详细得让他头皮发麻!这简直就像……就像他已经提前看过试卷了一样!
狂喜之后,一股寒意又悄然爬上脊背。这个男人……不,这个未来的自己,真的太可怕了!连二十年前一次微不足道的小测验都记得这么清楚?!他这些年,到底是怎么过的?是不是每天都在反复咀嚼这些失败的细节?
[少年心中的OS:他该不会是个变态吧……专门记自己倒霉事的变态?]
这个念头让他打了个冷颤,但很快又被即将到来的“翻身”机会所带来的兴奋压了下去。管他呢!先过了明天这关再说!
“集合……函数定义域……一元二次不等式……”小林嘴里念念有词,迅速跑到墙角,从那个鼓鼓囊囊的书包里翻出皱巴巴的数学课本和练习册,又翻出一支咬得坑坑洼洼的自动铅笔。“快!具体是哪些题型?例题有没有类似的?”
看着瞬间进入“战斗状态”的小林,林晓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走到沙发边坐下,拍了拍旁边的位置:“过来,把书拿来。”
这一夜,老房子三楼那扇窗户里透出的灯光,亮了很久。
窗外是万籁俱寂的拆迁区和清冷的月光,窗内是两个“林晓”凑在昏黄灯光下,一个教,一个学。
场景充满了奇异的违和感——一个三十六岁、刚经历失业失恋的落魄男人,在给一个十六岁、穿着校服的自己,讲解高中数学题。
“你看这里,根号下的东西必须大于等于零,分母又不能为零,所以取交集……”
“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先看二次项系数正负,决定开口方向,然后再计算判别式,根据判别式的结果和开口方向,来判断解集……”
“含参数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讨论!讨论参数等于零、大于零、小于零的情况!你之前就是死在这里!”
林晓讲得很耐心。他发现自己虽然多年未接触,但一旦沉浸进去,那些沉睡的知识点仿佛被唤醒了些许。而且,站在一个成年人的视角,结合未来工作中需要的逻辑思维能力,他反而能更清晰地看到这些数学知识内在的脉络和关键。
[林晓心中的OS:奇怪……当年觉得像天书一样的东西,现在看好像……也没那么难?是视角不同了,还是……我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笨?]
小林则学得极其专注。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林晓划定的重点,他的效率高得惊人。很多之前模棱两可的概念,在林晓抽丝剥茧的讲解和“未来视角”的提示下,竟然豁然开朗。
[少年心中的OS:原来是这样!这个参数讨论我明白了!妈的,早知道这么简单,我以前在纠结什么?!等等……他讲得好像比我们数学老师还清楚点?难道失败真的能让人变聪明?]
……
“哎呀!这个很简单啊!你怎么又忘了?!”小林有时会不耐烦地抱怨,用笔戳着草稿纸。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