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重获生机的“生命之泉”与感激不尽的“沙漠之眼”族人,陈观一行乘坐经过伪装的运输机,再次升空,向着遥远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进发。机舱内,气氛与离开华夏时已截然不同。经历了北非的生死考验与战略突破,每个人都更加沉稳坚定,眼中燃烧着使命的火焰。
陈观闭目凝神,巩固着新的领悟。眉心处的秩序火焰更加凝实,其中除了华夏文明的厚重,还融入了一丝北非“生命之泉”的润泽与韧性。他指尖微动,一缕翠绿色的光晕流转,散发出温和的生命气息——这是他对秩序之力更精微掌控的体现,他称之为“生命礼赞”,可用于快速治愈非致命伤与恢复精力。传国玉玺悬浮在他身前,表面光华内敛,却与遥远西北的“羲和遗城”及脚下的北非节点保持着一种玄妙的共鸣,仿佛一张无形的秩序网络正在缓慢编织。
苏晏则埋头分析着从龙渊总部传来的、关于安第斯山脉节点的最新情报。卫星图像显示,目标区域位于秘鲁境内,人迹罕至的高海拔山区,具体坐标指向一座被称为“鹰喙峰”的险峻雪峰附近。该地区能量读数极其隐晦且不稳定,红月降临后,频繁出现异常气象和地质活动,并有零星的、关于“山灵震怒”和“古老守护者”的目击报告在当地流传。
“根据神话传说和能量特征比对,”苏晏指着屏幕上的资料,“这个节点很可能与印加文明信仰的太阳神‘因蒂’有关,表现形式可能并非具体的‘泉水’或‘遗迹’,而是某种与天文、历法或地脉相关的仪式场或能量枢纽。印加人擅长利用山势和巨石构建与天地沟通的场所,比如马丘比丘。”
王猛看着鹰喙峰险峻的地形图,眉头紧锁:“高海拔、低氧、复杂山地环境,加上未知的超自然威胁,对我们的装备和体能都是极大考验。必须制定周密的登山和侦查计划。”
经过长时间的飞行和数次隐秘的空中加油,运输机终于抵达安第斯山脉上空。透过舷窗,连绵起伏的皑皑雪峰在红月照耀下反射着冷冽的光,如同大地的脊梁,充满了苍茫与神秘的气息。
飞机无法直接降落,在预定坐标附近的一处相对平坦的高山峡谷进行了低空索降。刺骨的寒风瞬间包裹了众人,稀薄的空气让人呼吸急促。脚下是冻土和碎石,四周是巍峨的雪山,寂静中透着令人心悸的压迫感。
“检查装备,适应高原反应,一小时后向鹰喙峰方向前进。”王猛下令。队员们迅速行动,服用抗高原药物,检查氧气设备和高寒作战服。
陈观尝试感知节点位置,但这里的能量场比北非沙漠更加混乱和“沉重”。仿佛整条山脉都笼罩在一层无形的、带着怒意的能量帷幕之下。玉玺的共鸣也受到强烈干扰,只能模糊地指向鹰喙峰的方向。
“这里的‘秩序’似乎处于一种……被压抑和扭曲的状态。”陈观凝重地说,“不像北非的枯竭,更像是被某种强大的外力强行束缚或污染了。”
休整完毕后,小队开始向鹰喙峰跋涉。路途极其艰难,陡峭的冰坡、隐藏的冰裂缝、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无不考验着每个人的极限。幸好有陈观不时施展“生命礼赞”,驱散严寒、缓解高原反应,队伍才得以保持战斗力。
沿途,他们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迹象:被巨大力量撕裂的岩羊尸体,冻结在冰层中的、带有非自然腐蚀痕迹的巨石,以及一些用古老符号刻在避风处的、充满警告意味的简陋标记。
“有东西在这里活动,而且非常危险。”王猛检查着岩羊尸体上恐怖的伤口,“不是普通的掠食者。”
第三天傍晚,当他们艰难地翻越一道山脊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山脊下方,是一个巨大的、相对平坦的高山盆地。盆地中央,并非预想中的印加石头建筑,而是无数块巨大的、被打磨成特定形状的黑色巨石,按照某种极其复杂的几何图案排列着,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一公里的巨大地面阵图!阵图中央,矗立着三根高达数十米的巨型石柱,直指苍穹。
更令人心惊的是,整个巨石阵图表面,都覆盖着一层暗紫色的、如同血管般搏动着的能量脉络!这些脉络散发出与北非“干旱之主”相似、但更加阴冷诡异的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