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沧海被堵住了南下岭南之路,便又率军回头打衡州。
只要夺取衡州,即便不能下岭南也有多个选择,可以向北攻潭州,也可以向东进入江右地方,攻打庐陵、南昌或别的要地,总之不断打击南朝薄弱而又重要的地方,把南朝腹心地带搅得越乱,对北朝就越有好处。
但这时钱季宝、沈香保的釜底抽薪之计开始起效!
好几个僚人部族首领,不堪于申夫人一再拉壮丁、征钱粮,搞得他们部族民不聊生,而且不明白为什么新朝待他们不坏,申夫人偏要帮着田沧海作乱?在细做的策反下,他们行动起来,反了!
就连申夫人自己的部族也爆发了起义。
有个贫民出身的好汉自号首领,聚众数百,占领多个村寨。
甚至有个申家的老姑婆也自号首领,带着一个大村寨造反,说申夫人的爷爷篡夺了原属于她的继承权,如今她要讨回来。
这真是后院起火。
申夫人不得不赶回去平乱。
然而申夫人回去也没用,反乱之势已成,部族联盟的大多数部族都对她不满,联合起来抗拒她。
这时候臧天佐军又从渝州南下,攻打黔地。
原来臧天佐老早已被吉义的使者说服,比高李两家还要早下决心归顺吉义。
臧天佐向吉义的使者表示,愿意弃帝号而归真帝——横竖称帝也不是他的本意,是成山宰那老贼提议的!
但使者传达吉义的意思,要臧天佐继续做着伪帝,继续顶住段仙芝军,坚守渝州。
只要能守住渝州,将来再纳土归顺,可以受封公爵;如果守不住渝州,即便丢尽领土逃到吉义的地盘来归顺,也可以受封侯爵。
这样的条件,臧天佐表示接受。
本来他已经绝望,正考虑着自杀,吉义的使者带给他一条生路,否则的话,他怎么还能再坚守下去?
这正是“得道多助”
。
得道者,就是能把敌人那边的人搞得少少的,自己这边的人搞得多多的。
连以往的冤家仇家都可以争取过来。
臧天佐与吉义冤仇并不太大。
吉义两个妃子当年还曾杀过臧天佐的嫡子,报了那不肖子霸占吉义的小情人之仇。
吉义说起来还是赚的,虽然小情人被霸占了一阵,但因此也使得两个姑娘为了救人救到彻而同来五龙庄,与吉义渊源更深,后来便做了吉义的妃子,而且还生了两个儿子,岂不是赚大了?
又所谓“失道寡助”
。
失道者,就是段仙芝了,所伏下的大棋子不过田沧海一颗,比不得吉义的大棋子一颗接一颗。
连西帝臧天佐,结果也成了吉义的大棋子。
段仙芝始料不及,得知之后几欲吐血,气闷郁结成内伤。
好不容易摆平了厉祥,结果厉开疆又成大患;正要大决战之时,背后高鸿、李宕成了吉义的国丈;动用田沧海搅得南朝后方大乱,但是臧天佐出手攻击田沧海的后方……这真是三连气,一次次都气得不轻,三气之下,焉能不内伤?
臧天佐这次是主动出兵,并没有得到吉义的授意。
臧天佐深通军略,自己能判断这是最合适的时机能够帮吉义一把。
主动帮,不必受了要求再帮,不但自己有脸面,想必还能让真天子吉义龙颜大悦,将来自己这个伪天子在其手下受封公爵,才更有希望得以寿终。
于是臧天佐在自己压力深重的情况下,还是抽出了一万兵马,突袭田沧海的后方。
田沧海的后方比吉义的后方还要空虚,那是真没什么兵了。
臧天佐军不费吹灰之力拿下田沧海的首府播州。
臧天佐随即宣告退位,取消伪帝之称,归命于天命天子吉义。
等到段仙芝、田沧海分别得知消息时,臧天佐已经是南朝的太保、黔国公、领巴黔守备使。
申夫人回去平定内乱不成,反被自己部族的起义军伏击杀死。
僚人部族联盟瓦解,不再有大首领,多个部族首领分别接受吉义册封做了土司,为吉义讨伐其余部族。
其余部族很快也都归顺。
吉义将各个部族的首领都封为土司,将申夫人的原部族一分为二,使引领起义的好汉与老姑婆都做首领,都封为土司。
由土司管理各自部族的僚人,由臧天佐暂时管理黔地的汉人。
各个部族安定下来,都派人去劝谕在田沧海手下当兵的子弟,不要给田沧海卖命了,回家过安生日子吧!
田沧海军的僚兵逃亡殆尽,连汉兵也逃亡大半。
田沧海哪里还有力量在南朝内部捣乱,只得率领残部几千人向北逃走。
南朝各路人马追击围剿。
田沧海多亏向死生、佟孤月施法掩护撤退,终于还是逃了出去,翻山越岭跋涉,来到长江三峡的南岸。
段仙芝派遣田沧海也就是田仲阳的弟弟田叔明带兵前来接应,把田沧海残部接到了江北,撤向房州。
田沧海之乱平定。
